趙亮
【摘要】立德樹人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且得到廣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而道德與法治作為旨在提升學生道德修養和法治意識的學科,也應將立德樹人的思想理念作為重要的教育思想貫徹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樹立堅定的意志和優良品質。基于此,本文針對在立德樹人思想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進行闡述,以期為提升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立德樹人;解讀教材;創新模式;鏈接生活
對于處于叛逆期且不愿服從他人管教的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全面指導和有效指點。而將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思想貫徹到教學中對學生品格的塑造以及道德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深入探究在立德樹人思想指導下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讓學生在感受知識魅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從而成長為品行兼優、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全面解讀教材,深挖德育教育資源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知識內容相對繁多、復雜的學科,教師有時為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往往省去一些非重點的教學內容,諸如德育方面的、在考試中很少涉及的知識,導致學生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這方面的知識不重要而沒有過多關注。這對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在積極轉變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基礎上重新規劃教學內容,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全面、深入解讀來挖掘蘊含其中的德育思想以及對學生品質發展有益的教學內容,并在課堂上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學生滲透,從而充分展現自身的德育教育價值和意義。
例如,以“生命可以永恒嗎”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對生命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自然發展規律,感受生命的獨特、短暫以及不可逆。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向學生講授這些基本理論知識外,還應對本課蘊含的豐富德育內涵進行充分挖掘,即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感激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和情懷,使之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從而在遇到挫折、困難時不輕言放棄自己的生命。如此,便將蘊含于教材中的德育內涵充分挖掘了出來,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時刻受到德育思想的感化,促進了德育教育活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創新教育模式,增強學生德育體驗
合理、恰當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從中受到引導和感化,而不好的教育方式則會導致學生誤入歧途現象的產生。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出發,積極采用現如今較為流行且頗具成效的情境法開展德育教育活動,讓學生結合真實的場景更為深刻的感知德育內涵,對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進展產生重要影響。
例如,以“建設美麗中國”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現狀以及相關問題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環境問題一直以來是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為了讓學生對我們周邊的環境以及環境發展現狀有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源,如城市里汽車任意排放尾氣造成的空氣污染,旅游景點隨意亂扔垃圾造成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從而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相比于單純的文字講解來說,這種直觀畫面展示式的教學活動會給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課堂體驗。如此,便使德育教育方式得到了改進和更新,促進了學生德育認知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習體驗的優化,德育教學成果也得以不斷改進。
三、鏈接實際生活,豐富學生德育認知
現實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悲歡離合反映和折射著諸多德育教育元素,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課外活動載體。而傳統將德育教育工作局限在課堂中的做法則過于理論化和片面化,所取得的德育教育效果甚微。鑒于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在依托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之外,還應充分利用實際生活這一載體進行德育工作的深入拓展,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認知更好地感知德育內涵,使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有益延伸和拓展。
例如,以“青春的情緒”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了解情緒的分類、特征,并知道影響情緒的因素等等,從而學會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緒。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本身有著容易沖動的特征,他們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難以把控情緒。完成課堂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記錄不同情況下各自的情緒是怎樣的,比如在怎樣情況下情緒是興奮、欣喜的,怎樣情況下是憤怒的,以及氣憤時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從而在認識到控制情緒重要性的基礎上不斷約束自己。如此,便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了起來,豐富了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德育認知,促進了更理想德育教育成果的實現。
總之,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符合學科本質特征和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在順應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探究開展立德樹人教學的有效策略,促進學生德育與智育的平衡發展及其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略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虞曉波.新課改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5
[2]楊帆.立德樹人視域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遼寧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