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娣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中學數學對學生的未來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教育也應該允許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數學學習經驗。通過差異化的教學,將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分類,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天賦制定不一樣的學習目標,所以初中數學老師更應完善教學理念,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同學生的學習困難,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都能獲得高效的提升。
【關鍵詞】理論研究 教學實踐 教學差異
引言: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能力與天賦存在差異,導致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也存在差異,為了推動我國的教育公平,實施差異化教學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重要手段。根據初中生接受數學學習能力的不同 讓差異教學盡量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保證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在課堂上掌握知識,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怎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真正做到教育公平呢?本文將對差異教學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教學差異形成的原因[1]
㈠ 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存在差異
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會模仿老師的講題思路,對于新知識老師只要稍一講解就可以輕松掌握,有的學生喜歡思考問題,會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識,這樣自己探討出來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也會更好的理解。既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所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就需要老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盡可能使數學簡單化,易于學生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差異化教學可以使接受能力好的學生得到更多的知識,接受能力弱的孩子也不會因為處在強勢群體里而感到自卑,同時教師應在教學中多照顧學生的情緒,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激勵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掌握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才能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㈡ 學生的學習習慣存在差異[2]
因為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習慣也存在差異。學生學習習慣的不同會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和課后作業(yè)質量差,因此,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幫助他們不斷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學習中獲得一些東西,并擁有自己的優(yōu)勢。例如:根據學生學習習慣的好壞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分類學習,設置組長,組長監(jiān)督組員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對每次的作業(yè)、課后題進行討論,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知識的汲取能力就會提高,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之間學習的競爭力,每個學生都有了學習的積極,共同向優(yōu)秀的目標前進。
㈢ 小學時期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差異
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如果沒有打好堅實基礎,初中數學的學習也會存在難題。一個班里面的學生如果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老師的教學也會很難正常進行,如果教學進度慢學習好的學生不能獲得很多的數學知識,教學進度快學習慢的同學就會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所以適當的調整學生班級也不是對學生不公平的事情。為基礎不太好的班級配置好的老師教學,這樣一個班同學學習程度差不多,老師的教學也很容易進行,學生也可以很快的接受知識,這樣學習就會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時也可以采取激勵式教學,讓同學之間組隊參加小組比賽,對老師布置的課后題進行解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競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道題,小組之間可以完整準確的作答,并且可以通過講解過程、解題方法與思路讓同學都理解并且掌握,這就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教學差異的解決方法[3]
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僅與自身的學習思維和認知能力有關,還與教師的教學風格模式有著重要的關系。學習數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學習追求的不是學生掌握知識數量的多少,而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能力,發(fā)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進行創(chuàng)造性趣味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數學、熱愛數學,對同一問題讓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進行分層指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同一層次同學之間互相鼓勵,促進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能得到提高。教師應該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總結
現在初中生對于數學差異化的教學方法還不太理解,覺得這種差異化教學是對學生的不公平、不尊重,但是從好的方面去想,差異化教學是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負責,所以應該接受數學差異化教學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只有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了提升,才會體現教育的公平,接受差異并且改變差異,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縮短差距。老師、家長、學生都應做出新的嘗試,找出新的教學方法,改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活動的研究與實踐是一個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 只有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小千.初中數學班內差異化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0):19.
[2] 尚洪亞.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實踐探討[J].成功(教育),2012(18):86.
[3]孫利,馬曉燕.關于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2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