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朝琳
摘要:針對小學生課外閱讀不規范、積極性不高、閱讀效果不理想等問題,提出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方法。通過建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評價體系,實現以評促讀,以評導讀的目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以激勵性、發展性和個性化為基本原則,要求在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中實現深化評價意識,更新評價觀念,豐富評價內容,明確評價標準,健全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效率,以真正實現通過課外閱讀評價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及知識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評價;以評促讀
一、前言
增加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和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小學生課外閱讀大多缺少家長及老師的監督與評價,其閱讀內容及閱讀方式又較散亂,大大影響了小學生有益閱讀量的積累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建立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評價體系,促進并引導小學生閱讀豐富優質的課外讀物,并以此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體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學生閱讀評價的基本原則
1.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原則主要是指通過對學生閱讀的評價,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使學生敢于閱讀,熱愛閱讀。通過激勵性的閱讀評價,學生會逐漸轉變閱讀是一種負擔的觀念,對閱讀更加的積極,并具有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最終達到不必揚鞭自奮蹄的良好閱讀狀態。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是指在閱讀評價過程中,以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知識積累的發展為評價目的,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種類,更要關注學生通過閱讀取得的進步與提高。閱讀評價內容應具有相對簡單的挑戰性,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完成為標準,這樣才能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與保持閱讀興趣的兼顧。
3.個性化原則
個性化原則主要是指在進行閱讀評價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針對性的制定評價內容,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提高。每一位學生都處于不同的成長環境中,其意識、能力和閱讀習慣都在學生的共性基礎上存在著自己的個性。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去完成最低的標準。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應鼓勵他們去挑戰評價內容中的高標準。
三、小學生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
基于上述針對小學生閱讀評價的基本原則,以通過閱讀評價真正促進學生的閱讀發展,下面將從評價意識、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等幾個方面來討論小學生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
1.深化評價意識,更新評價觀念
大家普遍認為,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而老師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主體,其評價方式及評價內容也往往過于單一和片面。這均是由于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的觀念過于陳舊,評價意識比較淡薄。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指引者,應不斷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評價學生閱讀的能力。老師之間也應加強交流與相互學習,以共同提高對學生閱讀評價的認識。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時,應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而不是考試成績。評價內容應盡可能的多元化,而不是只以考試作為評價方式。
2.豐富評價內容,明確評價標準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時,評價的內容大致應包括閱讀能力的評價、閱讀知識積累的評價、閱讀方法的評價、閱讀質量的評價以及閱讀興趣的評價等。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評價時,應從閱讀感知能力、閱讀分析能力、閱讀聯想能力以及閱讀鑒賞能力下手。老師需要建立閱讀能力分項表格,充分了解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獲得的能力提升。評價學生閱讀知識積累則應考查學生通過閱讀所獲得有益信息,以及成文和寫作技巧的豐富。
評價學生閱讀方法時,應從學生能否進行略讀、精讀、默讀以及朗讀入手。并且老師也要評價學生能否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以有效獲得閱讀信息。評價學生的閱讀興趣主要是看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是否養成了閱讀優質書籍的習慣,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閱讀,是否通過閱讀找到了樂趣,喜愛閱讀,熱愛閱讀。
3.健全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效率
健全有效的評價方式,可以使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取得的收獲和能力的提升,并對下一步的課外閱讀指導起到指引作用。對于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方式大致分為前期診斷評價、中期形成評價及后期總結評價。
前期診斷評價主要是通過評價了解學生目前的閱讀能力,閱讀知識面,閱讀的習慣和興趣等。前期診斷評價可以通過問卷形式、談話形式、測試形式開展,主要目的是能夠高效準確的反映學生目前的狀況。中期形成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閱讀過程的一種評價,是一個動態的,包括反饋的過程,通過實時的評價。后期總結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閱讀一段時間后取得成果的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知識量是否增加,寫作能力是否提升,閱讀興趣是否增加以及閱讀理解能力是否提高等。通過后期總結評價,老師可以判斷出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取得的進步與不足,進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的課外閱讀。
結語:
課外閱讀是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著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為了做好小學生語文教學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在深入廣泛調查研究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基礎上,本文采用了以評促讀,以評導讀的策略。以小學生閱讀評價的激勵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和個性化原則為核心,探討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方法。本文從評價意識、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等幾個方面分析了建立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具體含義,方式及目的。在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的建立中要求做到深化評價意識,更新評價觀念,豐富評價內容,明確評價標準,健全評價方式,提高評價效率。以真正實現通過閱讀評價,促進學生深入廣泛的閱讀大量優質讀物,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增加自身的知識積累,并逐步達到敢于閱讀、熱愛閱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曾知英.明確目標,科學指導,以評促讀——以《海底兩萬里》為例探索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J].科教導刊,2020(13):161-162.
[2]解桂芬.以評促讀,加強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8(8):31-33.
[3]龐冉.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構建——以《百年孤獨》的教學評價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13):29-32.
(河南省許昌市瑞昌路小學 ?河南許昌 ?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