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鵬
摘要:近年來,德育教學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和關注。德育教育應該是“德育”的核心內容,當前我們的課程體系中,德育與社會課程是我們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德育教育已經被大家廣泛關注和認識。因此,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初中教學中,尋找有效的德育教育路徑,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
關鍵詞: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品德認識
客觀來說,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學生不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取向,教師所應用的教學觀念、教學的方法相對較為落后,德育體系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均制約了德育工作的開展價值擴散,同時也遏制了學生的前進。在新時期,教師需要做好有效的教育創新,用人文教育彌補初中德育中的各種缺陷,對學生形成積極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一、目前初中階段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有些初中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大,教學思想較為古板,不善于運用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這樣的情況就導致初中生無法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其次,一些初中的課程設置偏向于語文、數學、英語這樣的主要學科,德育課程占比較少,學生無法系統的進行德育學習,在德育與社會課堂上,教師往往以知識理論知識為主,讓學生不斷的死記硬背,進行填鴨式的教育來應付考試,造成學生雖然分數很高但德育意識淡薄,造成知識與德育意識之間的嚴重不平衡,往往出現知識淵博,但卻在生活中無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現象出現。另外,學校往往會組織一些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但組織的活動中沒有體現德育教育,學生無法在實踐中體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目前初中學校和教師應解決德育教育問題之一。
二、初中德育教育創新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實施德育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準則,能夠真正的尊重學生,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初中生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相反他們會有獨立的個人思想。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把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與之平等互動。對于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以成績評判自己面對學生的態度。教師只有能夠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夠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準則,才能夠真正發揮德育教育的核心價值。
而在滲透人文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貫徹這一準則,適當的融入一些文學作品,利用文學作品拓展學生的視野,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崇高思想,滲透人文精神。在現代社會,網絡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傳遞人文作品時,教師也可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價值,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作品,并鼓勵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嘗試性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神曲》、《十日談》,借此對學生形成積極滲透,豐富學生的價值取向。
2.強調多方面的協助
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依靠學校,還有社會和家庭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及時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更好地開展德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可以實施引導,學校來強調理論與實踐的培育,做到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從而讓學生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校園里都能夠受到良好環境的熏陶,從而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讓德育目標得到落實。
3.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
道德不僅要停留在口頭語言上,而且要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強化學生對德育的認知,另一方面,在現實行為當中踐行德育。例如,節假日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館,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服務型的德育活動,參與社區志愿者工作,走訪慰問空巢老人,盡力而為。還可以開展德育知識性的活動,開展德育演講比賽,關于德育的辯論賽等,在辯論當中提升學生的德育理論知識能力,將娛樂性和學術性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品德并不是通過口號標榜的,而是在實踐當中證明的,有些人天天在說道德、素質等等。因此在德育教學當中不能只做”口頭”德育,也不能做”人前”德育,而是要通過實踐一點一滴的去證明,通過實際行動來踐行德育,將德育印刻在內心的深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德育教學的意義。
4.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結合實際設計多元化教育方式
在初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實際生活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促使初中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正確認識到德育教育,對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行提高。教師在理論教學中結合實際案例,讓學生進行深思,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例如,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結合當下依然影響嚴重的彭宇案。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幾個小組,在小組內進行分析討論”生活中遇到老人跌倒,到底應該不應該扶,”在討論后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查找德育教育需要的資料,并將資料以生動的形象直觀的展現到學生眼前,讓學生對德育教育內容的學習激發足夠的興趣。教師要根據當代發展的特點,將新鮮生動的社會話題作為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學案例,使學生在提升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了解社會動態,樹立符合社會發展的正確思想理念。
5.提升品德認識,轉變思想觀念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上到校長下到教師,都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必須將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作為學校,應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形成全校上下齊抓共管德育工作,確保德育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而作為家長,除了關注自身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應該注重孩子的品德修養。只有家長、學校雙管齊下,才能為學生的品德培養建立良好的環境,才能更好規范初中生的思想行為。
結論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也將越來越高,要想提高全民素質我們就必須從學生抓起,讓學生在思想與社會課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初中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特點,針對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在德育教育中提升對德育教育的意識,提升主動參與到德育教育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于海波. 優選德育方法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7, 000(007):234.
[2] 劉偉輝. 有效落實初中德育工作的幾點方法[J]. 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13):P.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