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到來,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與國際化戰略步伐明顯加快。2006 年至2014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案例數量穩步增長。但是2017年以來, 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降幅驚人。尤其是中美貿易戰打響后,由于一些意外的投資風險,多起赴美投資并購項目都以失敗告終。2018年由于CFIUS的阻撓,螞蟻金服被迫放棄了收購速匯金的計劃。本文以螞蟻金服并購美國速匯金為例,詳細論述了案例的經過與失敗原因,分析我國企業赴美并購潛在風險,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對外直接投資;并購
在我國政府有關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進行海外并購。在2006年到2014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數量穩步增長。同時海外并購項目也受到各種風險的阻礙。自從2018年中美開始貿易戰,我國企業赴美并購成功率急劇下降。如螞蟻金服并購美國速匯金,由于受到CFIUS的幾次阻撓,最后以失敗告終。這也反映出在并購前螞蟻金服對潛在風險考慮不全面,并購前的盡職調查不充分。其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出于國家層面對此類交易進行嚴格限制。
1.文獻綜述
我國自2006年到2014年海外并購數量穩步增長,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近年來出現了新一輪投資熱潮。本文主要關注海外并購的風險。海外并購的興起為我國學者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案例。
通過對鋁鎩羽力拓與華為收購3Leaf Systems案例進行分析,我國企業海外并購存在的風險有政治法律,語言文化風險,戰略規劃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由于這些風險的存在導致了此次并購的失敗(魏濤,2016)。另一起失敗并購案例:中國宏芯投資基金收購愛思強公司。這一案例失敗原因在于:宏芯投資基金未考慮到收購對象在美業務的厲害關系,其次面對外部質疑時,也未能積極應對,未考慮到所收購行業所受到的政治阻撓(高祥曉、王培,2017)。而中國企業在意大利并購時也存在一些風險因素,如政局的不穩定,右翼政黨抬頭,勞工政策,文化差異等(周蒞淼,2017)。用案例研究法在東山精密并購美國MFLX公司的案例中由于具備國家政策的支持、恰當選擇的標的、獨特的融資策略,東山精密成功并購美國MFLX公司(劉運國、鐘秀琴、劉芷蕙,2018)。 通過對螞蟻金服收購美企速匯金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該案例失敗的原因:美國對我國企業投資的金融領域貿易保護主義強烈,國際市場需求分析不實際,缺乏專業的技術轉移團隊操盤與對接,并購相關隱性條件的國際信譽度較低(雷蕾,2018)。
而并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也是阻礙并購交易順利進行重要因素之一(Hansen,1987)。研究表明,為了降低并購雙方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并購企業通常選取行業相關度高(李善民、朱滔,2006)、空間距離近的企業作為標的公司(Portes&Rey,2005)。通過對我國海外并購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中國海外并購的問題以及目前我國海外并購具有的特征(何小鋼,2015;鄭良芳,2017)。而海外并購面臨的一大挑戰是, 并購重組后不同文化的企業之間的融合、整合。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對海外市場全面了解和認識, 缺乏強有力的地方合作伙伴,缺乏同海外市場對接的渠道和橋梁 (歐陽春香,2016)。我國跨境并購的主要風險有國際宏觀環境,各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因素,法律風險(國家安全審查,行業限制反壟斷審查),政治與文化風險(周師迅,2017)。2017年CFIUS進行了審查機制的改革,最新的CFIUS改革法案體現了針對中國投資者的若干特征,擴展了國家安全分析的考慮因素,擴大了CFIUS的管轄范圍,改革了具體的審查流程。應該說,最新的CFIUS改革法案意味著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的環境可能發生較為不利的變化(張童,2018;潘圓圓、張明,2018)。
2.案例簡介
2.1公司概況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簡稱螞蟻金服)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前身為小微金融。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螞蟻金服主要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依靠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為基礎,為中國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實踐。旗下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子業務板塊。
速匯金國際有限公司(MoneygramInternational簡稱MGI)創立于1929年,總部位于美國德州達拉斯,是一家全球性付款服務公司,是僅次于西聯匯款的全球第二大匯款機構,主要提供包括全球匯款、支付服務和匯票等轉賬和付款服務。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20萬個網點。
2.2并購過程
2017年1月26日,為拓展自己的全球化戰略。螞蟻金服以13.25美元/股的價格與速匯金達成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5億元)的并購協議。但是2017年3月14日,另一家匯款公司Euronet向速匯金發出15.20美元/股、總價10億美元的并購要約,比螞蟻金服最初提出的并購價溢價15%。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速匯金將合作的目標轉向了Euronet,并與其簽署了一份將會進一步考慮其收購請求的保密協議。螞蟻金服迅速做出反擊,于4月17日上調了收購速匯金的報價,上漲至18美元/股,總價12.04億美元。雙方經過多次談判,最終達成一致,但仍需CFIUS審核通過。經過三次反復,CFIUS都拒絕審核通過。最終螞蟻金服不得不放棄對速匯金的收購,并支付速匯金3000萬美元的分手費。
2.3赴美并購潛在風險
2.3.1政治風險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卻并不是其政治盟友或戰略盟友。中國和俄羅斯被視為美國的競爭者,這使得中國在CFIUS審查中被另眼相待。CFIUS將成為我國企業未來赴美投資的最大障礙。
西方仍存在“中國威脅論”,尤其在涉及到該國支柱產業與核心技術時,我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會遭受到政治歧視。
2.3.2語言文化風險
中國與美國語言不同,并且在價值觀念、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給雙方的溝通交流帶來困難。中美企業處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圍因此他們的企業文化也較為懸殊。其次,在并購成功后,難以對雙方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
2.3.3信息不對稱風險
由于中美雙方民族文化,企業文化,語言的不同,以及遙遠的地理距離,導致我國企業不能全面詳細透徹地了解被并購企業的真實情況。并且兩國在會計核算上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導致我國企業不能很好地了解美國企業的經營狀況,對美國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測出現偏差。
2.3.4人力資源風險
無論是并購的組織與實施還是并購完成后進行資源的整合都需要專業的人來進行。利用美國本土的公關公司、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的專業技術人才來促進雙方進行交流可以提高并購項目的成功率。而像這樣既熟悉雙方文化和語言,有具備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與我國增長的海外并購不相匹配。
3.案例分析
3.1政治風險:美國極強的國家安全觀
自2018年貿易戰打響后,CFIUS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CFIUS近年來的審查方式也發生了不利于外國投資者的諸多變化,2017年的CFIUS改革法案體現了一些針對中國海外投資者的特征。CFIUS擴大了管轄范圍,擴展了國家安全分析的考慮因素,將中國與俄羅斯視為美國的競爭者,認為他們會侵蝕美國的安全與繁榮。
CFIUS對我國赴美并購的行業進行了限制,而金融就在其中,因此在螞蟻金服對速匯金進行并購時,CFIUS才再三進行阻撓。CFIUS認為,如果中國能夠稱霸全球支付市場,它將利用信息、技術、智力和經濟實力危害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
3.2信息不對稱風險:螞蟻金服對于赴美并購環境了解不全面
螞蟻金服應該做好前期的調查,了解清楚CFIUS的審查標準、有關法規政策,以及并購標的是否牽涉美國限制的關鍵資源或敏感行業,2015年至2017年CFIUS拒批的并購項目集中在能源、保險、金融、半導體、網絡數據等領域。并對美國境內競爭對手的實力與態度、有關利益群體的可能反應進行充分的調查。
3.3語言文化風險:美國支付市場與國內的差異
第三方支付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在美國,除了少數年輕人,美國人還不習慣使用第三方支付。阿里巴巴在我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現階段其電子商務業務在美國的需求卻較少,且無法與亞馬遜、eBay等成熟的電商平臺相抗衡,美國人主要使用的電商平臺仍然是亞馬遜和eBay。除了電商服務需求之外,螞蟻金服也未詳細分析美國民眾對第三方支付的使用需求。美國的信用卡滲透率極高,美國的年輕人也習慣于使用信用卡支付,對第三方移動支付的使用極少。美國市場的這種消費習慣與需求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付寶的擴張空間。
4.對美直接投資的前景以及應對策略
面對這國際投資環境的惡化,本文提出了三點應對策略:一、中國政府與企業應該改變對外宣傳的策略,避免給人留下對外投資是中國的國家戰略,甚至意在爭奪世界主導權的印象。我國政府與企業需要探索對外投資的新方式。二、中國企業需要學會利用美國本土的公關公司、律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并和美國政府機構、媒體、公眾等進行有效溝通。
在并購前做好盡職調查,盡職調查是中國企業識別對美并購風險、盡早采取應對措施的必要條件。并主動提前與CFIUS進行磋商和申報。
參考文獻:
[1]何小鋼.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特征、動因及其優化策略[J].國際貿易,2015(12):15-19.
[2]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購能給股東創造價值嗎?——兼論影響多元化并購長期績效的因素[J].管理世界,2006(03):129-137.
[3]魏濤.無形資源視角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防范與化解策略研究——基于中鋁鎩羽力拓與華為收購3Leaf Systems敗北的雙案例剖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6(06):147-151.
[4]鄭良芳.對海外并購亟須加強風險管控[J].金融與經濟,2017(01):56-57.
[5]周蒞淼.中國企業在意大利并購案例及風險因素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17(02):88-90.
[6]周師迅.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外部風險與對策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7(05):78-84+136.
[7]高祥曉,王培.由中國宏芯投資基金收購愛思強公司失敗案例引發的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17(10):72-74.
[8]雷蕾.由螞蟻金服收購美企速匯金失敗案例引發的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18(05):71-73.
[9]張童.一起中企赴美投資并購受阻的案例及風險防范[J].對外經貿實務,2018(11):69-72.
[10]劉運國,鐘秀琴,劉芷蕙.購買境外控制的境內資產——基于東山精密海外并購案例[J].財會通訊,2018(35):3-7+129.
[11]潘圓圓,張明.中國對美投資快速增長背景下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改革[J].國際經濟評論,2018(05):32-48+4.
[12]蔡政元,巴曙松.中資企業海外并購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金融發展研究,2019(02):26-31.
[13]李亞波,李元旭.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中國海外并購[J].經濟問題探索,2019(01):106-118.
[14]李宇立,段勇.外資并購中的政府干預——基于嘉士伯系列并購的案例分析[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9(01):49-58.
[15]Hansen R.G.ATheoryforthe Choice of Exchange Medium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7(1).
[16]Portes R,Rey H.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Equity Flow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2).
作者簡介:宋艷平(1994.3-),女,土家族,重慶黔江人,單位: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學歷碩士,應用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