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啟玲
摘要:化學屬于基礎性學科,與多個方面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關聯。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創設交流活動、探究性活動,充分利用不同類型的實驗活動,同時采用問題教學法,最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化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引言:
面對新的教育形式,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可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化學知識,還能為其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先介紹了初中化學自主學習的相關內容,并提出幾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為相關學者帶來一定參考,也促使初中化學教學能夠進一步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一、設計自主學習任務
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逐漸構建出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其自主學習意識也會得到有效提升,最終使學生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才能取得最佳的自主學習效果。因此,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需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自主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自主練習、自主學習的機會,促使學生可進行提前預習。這樣,學生在上課時能夠自主探究和思考,也能將學習的合作主動權歸還給學生。例如,在教學有關身邊化學物質的內容時,教師就可結合多方面的內容設計自主學習提綱,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自主學習,實現以學定教的目的。如空氣都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可用生活中哪些事實證明它們的存在;控體重不同氣體的體積分數分別是多少;二氧化碳、氧氣分別具有哪些性質?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分別是什么;化合反應是什么?分解反應是什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氣的原理是什么?教師可將這些內容添加到導學案中,學生需在課前運用學習資料、教學內容、微視頻、學習軟件等,初步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精心設計互動交流活動
在化學課堂中,教師需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這樣才能優化和完善課堂教學結構。在正式教學前,學生需先完成自主學習,并在課堂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化學課堂中,教師需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真正實現學進去、講出來的整個過程,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為了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需保證活動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與趣味性,營造出輕松和諧的氛圍。例如,在教學燃燒與滅火的內容時,教師就需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借此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而且也能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在上課時,教師需在上課時加入有趣的搶答游戲,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答對一個題目即可獲得一分,采用小組加分制。這樣的方式不僅可真正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問題,如鎂條燃燒時,會產生怎樣的顏色?燃燒是什么?燃燒需要的條件是什么?搶答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互動中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設計有趣的探究活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需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重視教學活動的設計,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從根本上激活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其能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燃燒與滅火》一課時,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燃燒場景,如燃燒的蠟燭、火炬、火山爆發、鉆木取火、澳洲大火等。借助直觀的情境可讓學生初步了解并感知燃燒的概念。之后,教師可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如讓火燃燒起來的條件是什么?你能否利用現有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驗證各自的想法?這些實驗的現象分別是什么?通過進行實驗,你認為燃燒的條件是什么?水為何能澆滅蠟燭?運用到哪些原理?教師需將探究的機會交還給學生,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通過提出帶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可真正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出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
四、開展不同類型的實驗活動
在過去,教師在教學時通常都會采用講述式的教學方法,將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用品、實驗結果、實現現象等,運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給予。即使部分教師較為重視實驗教學,但通常也會采用演示實驗的方式,未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只能觀察實驗現象。例如,在教學有關金屬性質的內容時,教師通常都會為學生一一講述不同金屬的燃燒情況,或者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實驗,學生需認真觀察。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只能被動地聆聽、觀看和說明,缺少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需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實驗器材,使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方案設計中,親自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中,學生需調查和了解現有的實驗器材,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實驗操作,并填寫“觀察與思考”的表格。自主實驗的開展,可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實驗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儀式,同時還能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在實驗中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優化和完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主動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中。在上課前,教師需精心設計自主學習任務,落實以學定教的教學目的;創設有趣的交流活動和探究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積極開展不同類型的實驗活動,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教學法,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魏懷平. 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九年級化學課堂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中),2019,(10):242-243.
[2]包曉斌. 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中),2019,(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