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梅
【摘? ? 要】散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文學樣式,也多出現在小學語文中,其描寫筆觸較為自由閑散,寄托著作者濃郁的個人感情。但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較為活潑跳躍,更容易被故事性強的小說吸引,注意力很難集中到散文閱讀上面。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散文教學。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的散文教學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散文教學?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71
散文和小說、詩歌一樣,是文學的一種題材。它可以有效反映生活中的任何一種事物,文筆隨意閑散,不受拘束,不必講究韻律,沒有強制的結構化敘事要求,沒有固定的起承轉合,卻能夠像詩歌一樣表達強烈的個人情感,像小說一樣刻畫出鮮明的人物角色和性格特點,像戲劇一樣表達出人物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正是因為如此,散文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重要板塊,它具有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段和渲染方法,采用多種表達手段進行敘述,常有“形散而神不散”的說法。散文這一文體,其本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起著非常大的教育意義,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也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思想內涵,讓學生在情感共鳴中增強情感能力。
同時,散文語言優美,非常符合新課標中對小學生閱讀提出的新要求,可以用于學生研讀和學習,也有利于學生整體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優秀的散文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學素養,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文整體素質。但是,散文的教學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現實情況設計教案,注重引導和啟蒙,幫助學生增強想象力和創造力,真正走進散文,感受散文獨特的美。因此,本文將針對如何開展散文教學提出幾點實施策略。
一、解讀背景,走進散文
要想讓學生真正感知散文,了解散文中所包含的濃厚情感,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到散文作者本身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讓學生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對散文展開閱讀,其解讀只會變得非常生硬和冰冷,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多種能力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抒情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往往不是直白露骨的,而是非常的收斂含蓄,常常把感情寄托在一定的事、物或者人身上。因此,要想真正地解讀散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先要懂得作者的“感”,才能真正地“悟”。在對散文展開解讀之前,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搜索作者所處的年代和散文寫作的背景,作者是否遇見了生活中的變故,是否因為固定的事件引發出特別的情感,這都是需要學生去了解的。
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采用故事化的講述向學生解釋社會背景與這篇散文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情感與心理活動都來源于他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在這個社會背景下所進行的社會活動。抒情散文的個人色彩往往是非常濃烈的,它反映了作者自身強烈的主觀意識,也為散文本身打上了鮮明的人格印記。因此,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都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因為它會影響作者的社會與心理活動,從而影響散文本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把握作者的個人情感,解讀散文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必須引起重視。
二、創設閱讀情境,活化散文教學
許多學生不喜歡散文,往往是因為散文不像小說,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沒有跌宕的起承轉合,沒有鮮明的矛盾沖突,認為散文沒有可看性,覺得散文非常的枯燥。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進行閱讀情境的創設。閱讀情境的創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語文課堂引入手段,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順利地展開語文教學。在散文教學中,閱讀情境創設同樣有用。在多媒體頻繁出現于課堂的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可利用的手段是非常多的,創設閱讀情境也逐漸變得容易。因此,在課堂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與所講散文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提前進入散文中的情感環境,產生情感共鳴。這一過程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迅速進入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對散文的抗拒心理,幫助學生激發對散文的學習興趣。圖片和視頻的引入也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更大程度地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圖片和視頻的趣味性可以讓散文教學課堂具有活力,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活潑,學生陷入教學情境之后,也就加深了學生的情感印象,這樣一來,在后續的散文學習與解讀中,學生也會感到散文學習變得更加容易,散文變得更加有趣而不是枯燥了。
三、揣摩散文語言,探析散文情感
要想真正地讀懂散文,對文字的揣摩和品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作者的情感都需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只有在揣摩的過程中,我們才可以更加細致地去感受散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更深層地解讀散文。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時,也需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對散文中的詞句進行深入的揣摩和品味。由于作者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性格特點不同,這會導致散文與散文之間的行文風格和個人色彩也各不相同。有的文章文筆流暢輕快,文風輕松活潑;有的文章文筆簡單閑散,文風質樸自由;有的文章文筆沉重傷感,文風悲愴憂傷;有的文章文筆鋒利尖銳,文風直白一針見血。因此,散文的不同風格也就決定了學生對其文字的揣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細細地進行了文字的品味,才能明白字里行間所包含的獨特滋味。除此之外,還應當對散文的情境和表達手法、藝術手法進行品味和賞析。這些角度都是賞析散文的重點,從這些方面入手,才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索散文中所包含的濃厚情感,才能感受到散文的獨特性,才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感覺故事就發生在自己眼前,感覺作者的情感就是自己的情感。其實在賞析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自身文學素質的一種滋養,在不知不覺中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學習散文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散文的閱讀在學生的一生中都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四、結束語
總之,散文的教學長期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探討的熱點課題。散文教學有很多種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對散文真正提起興趣,真正理解散文的美好,學習作者在散文中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除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散文教學設計,還應當開展相應的寫作與閱讀方法教學,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鼓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習慣。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個人情感與思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散文閱讀能力與語言品味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