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城市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經濟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同時也對外部環境造成了的嚴重污染。因此,生態文明的建立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重視。整個學術界都開始對環保、生態文明建設展開深入研究。來自西方的“生態馬克思主義”思想經過近幾十年我國學者的研究和解讀,可以很好的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充分的指導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并就“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文明帶來的啟示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生態馬克思主義”;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啟示
引言:
對于“生態馬克思主義”而言,在西方哲學研究工作之中,整體較為先進,可以對生態社會的打造提供諸多幫助。在進行研究的時候,通過將生態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思想有效融合,以此對現代社會的建設提供啟示,確保經濟發展不會有所減緩的同時,還能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的效果,進而推動整個社會不斷進步,滿足更多人群的實際需求。
一、“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
對于“生態馬克思主義”理念來說,其最早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在當時,由于環境破壞嚴重,許多西方環境學家就開始在綠色政治方面展開深入研究,經過長時間探討之后,逐步形成的全新思想。從某種角度看,可以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中的一類全新的形態模式,對整個西方社會的正常建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許多西方學者受到了該思想的影響,提高了對社會建設的重視度。在這一思想理念之中,明確指出需要對當前的生態問題予以處理。因此,當前就需要將生態思想和政治思想全面結合,基于二者間存在的關聯,對理念內的生態意義以及政治意義進行有效揭示。除此之外,在對“生態馬克思主義”展開研究的同時,對于當下的資本主義發展也提出了相應的批判,指出生態危機情況越發嚴重,已經慢慢演變為資本主義社會建設危機的主要根源。以此希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會對生態建設有所忽視,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彼此和諧綠色生態社會。通過長期的研究工作可以了解,“生態馬克思主義”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后,已經出現了許多變化,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理論內容更具全面性,自身影響力也隨之有所擴大,得到了更多社會人群的關注,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帶來了諸多積極層面的影響[1]。
二、“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文明帶來的啟示
對于“生態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來說,其在生態社會的建立方面一直有著非常大的優勢,能夠為其提供指導的效果。具體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提高重視度、統籌各方面關系、防范形而上學思想以及提高對國際交流的重視,下面將展開詳細說明。
(一)提高對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視度
將“生態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念作為基礎指導,以此更好地投入到社會建設活動之中,時刻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在該理念的指導下,在開展社會建設活動的時候,就需要盡可能防止被資本主義理念所影響和干擾,使得自然界得到有效保護,不會被一些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的資本思想所破壞。除此之外,在建設的時候,還需要對廣大社會群眾展開引導,讓其認識到自然保護的價值所在,明白資本思想對環境會造成怎樣的破壞。如此一來,全社會人群就能齊心協力,提高對社會建設的關注,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盡可能為其提供幫助[2]。
(二)合理統籌各方面關系
基于“生態馬克思主義”理念帶來的實際影響,在對生態文明展開建設時,需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有效協調社會人群和外部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可以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建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促使二者之間更為和諧,以防城市建設的速度加快、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對環境帶來的破壞。另外,當前我國社會資源以及人口比例的配置處在不平衡的狀態,許多農村人口為了尋求更好地發展,都選擇進入城市務工生活,使得城市人口數量增加,從而使得城市中的資源數量也有了顯著增加。與之對應的,農村人口的數量不斷下降,資源數也隨之減少。針對這一情況,當前就需要探索一些更具科學性的路徑,確保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對環保活動有所忽視,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如此一來,生態環境也能慢慢變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基礎動力,進而推動生態社會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
(三)防止形而上學思想出現
現如今在進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利用大量的自然資源。一些人群很容易被社會中的不良理念所影響,使得自身思維模式發生改變,從而形成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模式。如此就會導致人類和自然條件完全分割,使得社會建設以及環境保護都變得十分盲目,缺少應有的目標和方向,限制了和諧社會的建立。基于“生態馬克思主義”理念的指導,在開展社會建設活動的時候,就需要時刻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原則,在打造經濟社會的時候,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上日程,讓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全部展現出來,為經濟發展提供輔助作用。這樣一來,社會的整體水平就會得到有效提高。
(四)提高對國際交流的重視度
在國際社會之中,生態文明一直有著較高的關注度。我們國家在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活動的時候,需要堅持“生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念,以此來指導國內的生態建設工作。此外,還要以此為核心,拓展視野,放眼全世界,關注整個國際環境,了解其他國家的生態建設進程。如此一來,就能更有利于將各個國家的力量集中起起,共同投入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工作之中,為全社會的人群謀求福利[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馬克思主義”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全面和諧作出了有效啟示,為當前環境條件破壞嚴重以及污染程度加劇的處理提供了幫助。促使廣大社會群眾能夠逐步轉變自身思想,共同對自然環境予以保護,進而使得我國社會發展變得更為健康,進而滿足更多人群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潘威旭.”生態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啟示[J].山海經:故事,2016,000(009):66-66.
[2]陳學明.”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和啟示——”生態馬克思主義”對于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啟示[J].新華文摘,2009,000(002):34-37.
[3]曲藝.淺析生態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J].改革與開放,2011(14):58-59.
作者簡介:梁琛琛(1988.10-),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