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珍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在HNO護理中的應用觀察。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科中心開始以品管圈模式開展護理工作。有16名護理人員作為一個整體參與了這項工作。已成立一個質量控制工作小組,以制定質量控制小組的策略,并在實施質量控制小組前后,發展護理人員護理能力的變化。結果:質量控制周期開始后,工作能力護理人員在耳鼻咽喉科領域的成績明顯提高,明顯高于實施前的成績點數,且前后比較有差異(P<0.05),與統計意義。結論:將品管圈應用于HNO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的就業能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得到患者的好評,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HNO護理;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88
引言
近年來,我國人民的健康意識顯著提高,對醫院的醫療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耳鼻咽喉科醫護人員開始運用質量控制方法提高護理質量,獲得患者確認和護理服務滿意度這是本文主要報道我院耳鼻咽喉科護理質量控制圈的研究.
1 ?數據和方法
1.1基礎數據
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科中心開始實施循環式護理質量管理。共有16名護士參加護理工作,均為女性,年齡從22歲到41歲,平均年齡28.64歲(177;5.35)年。在他們有十個護士,隨機抽取耳鼻咽喉科50例患者,其中女性24例,男性26例,平均年齡(4.56~177;1.35)歲。他們自愿參加了這項研究,并征得了家人的同意。
1.2方法
質量控制工作組的建立:由參與研究的護士組成,組長由HNO科護士擔任,顧問由主任護士擔任。經民主選舉產生區領導,領導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負責推動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是。塑造定義圈名,確定圈集合,討論并確定活動主題,給出活動計劃。活動的主題是:有效緩解疼痛病人。之后圈內成員分析了患者疼痛的原因,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圖,制定了有針對性的鎮靜對策委員會患者分析,在護理過程中容易產生疼痛,即性病穿刺;患者疼痛和恐懼的根源是手術;小組由12名護士組成,來自HNO護理室,年齡較大的護士被選為護理護士經民主選舉產生,擔任護士長,開展質量控制小組的活動,以確定活動的主題并制定活動計劃;選題與確定:在圈內成員討論的背景下,關于活動主題的可行性、意義和緊迫性,活動主題最終變成:“減輕兒童耳鼻咽喉手術的痛苦”;現狀及原因分析:經過討論,圈內人士一致認為,減輕患兒術后疼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分析了問題之后,這個過程這個制定了原因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并對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有分寸的護士發現,兒童性病穿刺是引起兒童疼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手術是痛苦和恐懼的根源,導致父母擔心和照顧病人。目前的情況主要是注射部位選擇不科學,親子教育普及程度不夠,親子合作不到位。活動的主題是討論這些問題;質控組的策略: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專業培訓,提高操作技術和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明確全體員工的職責,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鼓勵護士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告知患者所關心的問題,建立良好的護理關系,加強安全監護,科學地錨定義務,加強對護士的檢查,密切對患者的監護。
1.3觀察指標
旨在改變護理人員實施質量控制圈前后的護理能力。比較全面工作效率為100%,包括基本護理能力、護理人員能力、分類和文件護理能力。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測量數據用T檢驗表示,(n)計數數據中的病例數,(%)百分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
2 ?結果
在比較質控周期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可雇傭性時,應注意質控周期開始后,HNO科室護理人員的可雇傭性得到顯著提高,明顯高于實施前的績效點數,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醫院的許多科室中,耳鼻咽喉科起著重要的作用,該科治療的疾病種類比較復雜,多見于耳鼻咽喉科及周圍組織;耳鼻咽喉科的病人也比較特殊,孩子比較多,因此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護士滿意度,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促進耳鼻咽喉科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的是。根據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發現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優化.In這項研究表明,最嚴重的問題是病人的靜脈注射,由于患者不配合不理解,部分護士靜脈注射量不高,是什么原因導致患者靜脈注射不暢而疼痛問題。護理過程相對優化,分工更細,責任分明,規章制度嚴格之后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較高,對護理人員信任度較高,形成了良好的護理協會。
本研究中,質量控制周期開始后,護理人員耳鼻咽喉科工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明顯高于實施前,且前后比較有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耳鼻咽喉科是臨床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醫學領域包括耳鼻咽喉及鄰近地區的疾病或病變在這對接受耳鼻喉科手術的兒童非常重要,由于疾病發展的多樣性,通過手術治療過程中的護理管理來確保手術的有效性。
在要求實施質量控制周期活動;一線科室成為護理圈的核心,在討論和分析中發現問題,建立科學機制,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減少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痛苦。此外,通過發展患者溝通,建立和諧的護理關系,讓孩子和家人更加信任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品管圈在HNO護理中的應用,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就業能力,提高護理質量,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得到更多患者的好評在引入品管圈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明顯提高,P<0.05;護理指標明顯改善,P<0.05。可見,實施QCC活動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發揮了自身的價值,保持了團隊精神,而且促進了兒科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將質量控制循環應用于耳鼻咽喉外科患兒的護理過程,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滿意度,值得支持。
參考文獻:
[1]占迎祝,蔣慧珍,夏玲玲,鐘先玲,金玲.品管圈在兒科住院患兒護理服務滿意度中的實踐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4, 6:52-54.
[2]包金喜,池斌忠.品管圈在提高兒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52:184.
[3]張敏敏,孫大軍,韓玉.品管圈在國內兒科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77:35-36.
[4]于相舉.品管圈活動在兒科病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4,1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