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伴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體育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課程,對學生多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可以彰顯學生的個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
引言:
在現階段小學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現階段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依據學生現階段的身體狀態以及心理發展選擇一些適合大眾化訓練的體育項目,積極開展體育項目訓練,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多元發展。
一、小學開展體育項目訓練的意義
據調查分析,小學生最喜歡的課堂就是體育課,每周最期待的課堂也是體育課堂。在體育課堂中,沒有作業的束縛,也不用擔心被叫回答問題,更不會有什么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可以盡情的玩耍,身心完全得到了放松,體育課的開展也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目前的體育課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老師在課堂中增加了體育項目的訓練,讓學生通過對體育項目的學習,增加一項體育技能,豐富課外活動,并且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小學開展體育類項目訓練對學生多元發展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的體質
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身體發育較快的階段,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對增強學生體質是有很好的作用的,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開展多種體育項目,強身健體。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教學中,體育課并不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課程,認為體育課就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而開設的一門課,課程安排較少,有時候還會被其他的老師進行換課,時間久了,學生也就習慣了,對體育課并沒有太多的期望,從而導致學生在體育方面薄弱。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注重體育課的教學,并且在教學允許的范圍內,增加體育課的次數,而且在體育課程中積極開展項目類教學,比如:跑步、乒乓球、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項目,讓學生通過對這些項目的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從而增強體質,健康快樂的成長[2]。
例如,老師在開展體育課教學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充分認識體育課,對體育課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其次老師先對學生做一個初測評,通過初測評的成績對每個學生的體育素質做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老師進行調查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以及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體育項目,針對調查結果及時更改教學課件,完善教學計劃,并且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體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對體育項目的熱愛,從而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體育活動中,大多數的項目都是集體活動,比如籃球組隊比賽每隊至少5個人,乒乓球最少也需要2個人,足球組隊比賽每隊至少11人,像這些體育項目都是需要在學生共同協作相互配合下完成,單獨一個人是完不成一場比賽的,通過這樣的項目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類項目訓練對學生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要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而且由于大多數的體育活動具有競爭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個人語言以及行為,不能有粗暴的語言以及個人英雄注意,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例如,老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籃球項目的學習,老師要耐心細致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于學習較慢的學生要有更多的耐心進行傳授,對于一些不喜歡體育項目的學生,甚至有些抵觸心理的學生,老師要不斷的鼓勵他們,并且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輕松的體育課堂,不能讓學生產生壓力,對于這部分學生要讓他們意識到老師的關心,以及籃球的魅力,從而使他們更好的進行學習。在學生都學會籃球這個項目之后,老師組織班級內籃球比賽,一方面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通過團隊協作,共同取得進步。
(三)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對小學生而言,積極開展體育活動有助于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在小學階段讓學生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對以后學習和生活都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一項技能,作為自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敲門磚,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發展,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水平,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3]。
例如,由于小學生課業壓力大,所以學校組織體育項目比賽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因此學校組織了運動會比賽,比賽的項目有個人乒乓球比賽、團體乒乓球比賽(每班級3人)、籃球比賽、4*100米接力比賽、趣味小游戲等,每個項目都分為男生隊和女生隊,每個班級在班級內部選出參加比賽的人員,進行比賽。在這個選人過程中,老師要采取公平、公開、公正的形式進行選拔,通過對每個學生的考查最終選出參加比賽的人員,其它人員做好后勤服務工作。通過這樣的比賽形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而且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培養了學生的友愛精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課程,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體育類項目訓練,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中得到放松,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時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克服困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玲.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措施[J].教育觀察.2019(08):73-74.
[2].劉兆懷.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2019:352-353.
[3].李圣良.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競技比賽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C].2020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20:397-398.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潭津中心校 廣西梧州 5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