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沖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引起國家的重視。在高中數學授課中,教師應當在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滲透德育教育,這也為德育教育未來的開展提供了便利。但高中數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目前仍面對一些困難,本文將從高中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存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數學? 德育滲透
一、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存問題
(一)沒有打好德育教育的基礎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當前的教育目標,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較為重視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重視程度相對較低,所以該現象也相應導致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較為重視,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道德水平重視程度較低,所以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并沒有意識到重要性。因此,在之后學校逐漸開始重視德育教育時,卻無法使學生無法盡快的形成正確的思想理念。部分學生受到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中一些不良的因素的影響,會產生叛逆心理。所以這些學生在面對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時,會產生較大的抵觸心理,可能產生更加逆反的行為,這也相應導致中職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學校的德育教育滲透工作開展較為緩慢,也影響教學改革的推進,也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不能將德育教育和實際教學充分的融合
在一些高中學校,很多教師和校方人員對德育教育認識不透徹,認為德育教育是需要德育教育教師或者班主任需要負責的工作,而在自身授課時只是進行言語提醒或者無法將德育教育和實際教學相結合。教師作為學生路上的引路者,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教師的主觀意識也會影響學生。在當今社會對學生的道德水平和綜合能力也有要求,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德語教育的重要性,在授課時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中,引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
(一)從學生開學的第一課就樹立德育教育
高中生平均入學年齡約是15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還處于懵懂時期,由于受初中教育的影響,學生對教師仍存在敬畏和認同。所以要想讓德育教育更好的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開學的第一節課就樹立德育教育觀念,教師可以用個人的語言和行為等方面潛在的影響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也為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奠定基礎,也為之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打好基礎。
例如,在學生開學第一課時,數學教師首先面向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并在介紹時和學生間相互問禮,在講解班級紀律時強調學生不要和其他學生在課上進行閑談,避免在閑談時影響到其他人聽課,學生若是上課時遲到,要先敲門獲得教師的允許再進屋,并保持安靜,不要干擾到教師講課和其他學生聽課。在教師提問例如,“集合的含義”等問題時,鼓勵學生通過舉手來回答問題,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行為提出表揚,并進行補充。
(二)借助多媒體工具進行展開
多媒體工具在教學中是較為常用的教學方式,可以為教學的展開提供新的思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可以運用多媒體工具逐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高中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較多,內容較為寬泛,很多數學知識點與生活聯系較為緊密。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更生動化和直觀的展現出來,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對數學有一定興趣之后,教師再滲透德育教育,此時會達到較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靈活的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用PPT或者微課件將本節課授課的知識點和生活進行關聯,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并讓學生去探究學習,在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逐漸了解的同時也逐漸融合德育教學,將教學中內容充分和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教授“函數關系”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我國2019年的國民收入情況來設計情景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函數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我國國民收入也能有一定的了解。在教授“三角函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講解三角函數傳入我國的過程,再利用PPT的形式,向同學展示我國很多的運動都運用了角度問題去鍛煉的,比如鏈球運動充分利用鏈球和地面之間的角度去訓練,為同學展示相關圖片并引入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并鼓勵學生要學習運動員的積極向上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學生了解數學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
(三)將數學教學與數學發展史相結合
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背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也離不開無數數學家的努力。要想有效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那需要找到兩者的切合點,那么數學發展史就是教學中較好的切入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數學發展史進行教授,可以歌頌數學家的探究精神、奉獻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品質,引發學生共鳴,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到現在的不易。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德育教學的滲透是潤物細無聲的,數學教師不能過于生硬的進行講解,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講授,并發現其中所能隱含的德育元素,之后再進行發散性的德育教育。
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學的第一節課,先講授數學家的故事,加深學生對數學的了解,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學習數學。如教師在介紹陳景潤時,先介紹出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貢獻,以及他的鉆研精神,在經過教師介紹之后,學生會對他有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他對數學的熱愛和他的精神,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身觀,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結合數學發展史進行講授,因為一定程度上貼近生活,也可以降低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知道要勤奮和執著才能學好數學。
三、總結
要想德育教育更好的滲透到高中數學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開學的第一節課,樹立正確的德育教育觀念,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展開,并與數學發展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的環境,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李玉民.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135-136.
[2]董家俊.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J].高考,2019(33):60.
[3]段小兵.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思考[J].高考,2019(16):111.
浙江省諸暨市海亮外語中學? 浙江省? 諸暨市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