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下情境創設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帶給他們更直觀的感受。文章通過對創設情境教學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新課程改革下創設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創設情境;語文教學
引言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適當引入具有情緒特征,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場景,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有更深入的發展。小學語文學科知識旨在讓小學生初步建立人、自然、社會三方和諧發展的價值態度。情境教學對社會和生活的加工可以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和自我,課堂之中豐富的游戲環節、詩歌朗誦、音樂舞蹈更能增添小學生的語文興趣,對其今后的發展有更大的好處。
1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用的內涵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借助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就是為了更全面地實現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推動課程的持續健康發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圍繞語文學科的特點,根據課堂內容的獨特性進行講解。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去,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運用這種教學模式,能把抽象的知識點更加直觀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更加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使得教學活動取得預計的效果。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不夠成熟,教師要借助特定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
2情境教學法的作用
2.1豐富語文的教學內容
創設語文情境在充分展示延伸課文內容以外還豐富了教學的內容,例如: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各種資源打開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又如相互合作的情境創設,讓同學們通過交流養成自主思考學習的良好習慣;再如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的生活情境,把教材融入生活,進而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這些豐富的課堂內容,不僅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還綜合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2.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賞析水平
情境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大不相同,是一種具體而生動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情境教學,以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其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使用情境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從而使學生能夠切實理解和記憶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通過學習語文,學生可以逐漸發展獨立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掌握語文學習技巧并獲得豐富的語文知識,從而積累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
2.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在一種陌生環境下,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所以,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營造出文章中的環境,讓學生產生不一樣的感受,讓學生在陌生的環境中展開想象,展開思考,這時的思考和想象,會比以往枯燥的課堂有趣得多。在情境教學的開始階段,學生可能會對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根據教師所展示的圖片、視頻等,來觀察作者的生活經歷,有的學生可能一開始就可以根據情境的建設,感受到作者的生活場景。這種教學方式能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可以換位思考,得出更加深刻的感悟。
3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進行開展,將學生帶入社會之中運用某一特定場合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知識灌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好奇心,將教學課堂放置在廣闊的社會環境中,運用問題設置、矛盾沖突等喚醒學生的情感,將抽象化的語文材料轉化為實際生活中具體的應用能力。在進行生活情境教學時,教師要抓住生活時機,提升學生生活系統和知識系統的平衡,在對《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利用清晨和黃昏的對比,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自然的聲音,呼吸自然的空氣。同時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貼近自然的感受[1]。
3.2運用故事強化教學情境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故事具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同時借助故事也能滿足學生這一階段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帶領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時,有效把教材中的知識點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能以一種更加感染人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故事情境的營造能幫助學生在一個整體環境中感知需要在課堂上掌握的內容,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有感情色彩地開展學習活動,推動學生認知能力的全面發展。
3.3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開教學
多媒體信息技術,給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多媒體信息技術,也使抽象化的知識更加直觀,更加簡單和具體,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容易。當創設好情境教學的情境后,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中的《觀潮》這一篇文章時,許多學生沒有看過錢塘江大潮,盡管課文中有十分宏大的描寫,但是想象和實際肯定是有差異的,學生可能不太能理解作者想要講什么。但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展示一些有關于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和圖片,當學生看到真實的錢塘江大潮時,自身也會產生一種關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驕傲和自豪之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內在想法,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能讓學生的感情得到培養,還能提高學生對于景物的描寫能力,在觀察景物時更有針對性[2]。
3.4游戲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是學生特別好動的階段,游戲形式教學更能抓住學生的吸引力,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在游戲教育側重選擇并進行情境創設。在最基礎入門的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這樣關鍵的課程通過游戲的方式講述,從而達到教學和溫習的目的。例如:“開汽車”的游戲,聲母和韻母分別代表著兩輛汽車,假如說汽車頭是“a”,那手上是韻母卡片的同學就按順序走上講臺,每個人把自己的右手搭在前一個同學的肩膀上,左手將卡片統一高高舉起,當聽到老師播放音樂時,所有同學就一起合唱一首字母歌,唱完后就有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下來的游戲時間就是手持聲母卡片同學的了,借助這樣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及時復習聲母、韻母的基礎知識,與此同時還加深了對漢語拼音字母的認知記憶。這樣的游戲場景下,學生的課堂興趣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老師的帶領下促進了學生下一次更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上。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會使教師和學生合作的體驗更加愉快,使小學生初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社交能力與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應用水平。對此在日后教學中還需要做好情境教學的創設和引導。
參考文獻:
[1]張克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21):67-68.
[2]高凌.創設情境,優化教學--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中旬,2019(12):125.
(哈爾濱市復華小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