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嘉壽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越來重視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教育階段中的語文學科中體現著非常顯著的教學優(yōu)勢,其教學價值在教學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成效。但是,近年來在我國小學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小學語文課堂中對合作學習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沒有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這成為了貫徹新課改要求的重要問題。因此,如何在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成為現階段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合作學習;五年級語文;實施
前言: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中包含著學生、合作、學習這三個要素。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合作學習作為教學形式,以明確學習作為核心目標,運用這三個要素以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質量。但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上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因此,針對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尋找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合作學習在小學五年級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
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三大學習方式中最重要,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中提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班級全體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進步。在小學五年級的課堂中,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教師在授課之前要根據教材中實際內容掌握透徹,挖掘教材的中心思想,體會教材所要表達的情感,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的學習中,進一步提升小學五年級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針對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材中“草船借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時,教師可以根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背景,運用多媒體播放關于諸葛亮的片段或者小故事等,讓學生了解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形象,根據教材中內容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了解教材中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選擇教材中的片段,分組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教師在學生進行角色演繹中,要指導學生注意不同角色的情感內容,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要點和思想情感,針對課文的中心任務進行小組分析討論,啟發(fā)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主動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讓枯燥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渴望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喜歡上小組討論教學的模式,為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方法。
二、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語文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在合作學習方法應用的課堂中發(fā)揮最佳的教學成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專業(yè)知識和語文教學理論能力,要對合作學習有深入透徹的研究和分析,進而在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的將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和認知思維不成熟的情況,一般很難深入理解語文教材上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小組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以清晰的思維去理解課文的內容,進步的推動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威尼斯的小艇”中,教師在講授這一篇的課文時,語文教師要在課堂預習之前,為學生播放威尼斯的風景圖片,還要介紹威尼斯這座世界文明水城市的特點,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好。教師可以在播放威尼斯風景圖時之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閱讀時學生和文本之間交流的過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由于小學五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年齡比較小,教師要是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教師在講述課文第三自然段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小組內畫威尼斯的小艇,然后進行板演,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學生可以以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將自己對內容的理解落實到實踐當中去,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的引導學生進入到合作學習當中,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還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同學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為學生提高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供良好的幫助,從而提高小學五年級的教學質量。因此,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學會合作交流的能力。針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在合作學習中強化學生合作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在未來社會的立足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正是夯實學生基礎的重要時期,通過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合作學習方法,能夠有效完善這一方面。
例如:教師在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手指”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運用猜謎語“有五個兄弟,經常住在一起,長短不齊,有骨頭又有肉”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手指”。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分組交流,討論不同手指的性格和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可以分別得出“大拇指最能吃苦”、“食指能干機敏”、“中指養(yǎng)尊處優(yōu)”、“無名指和小指的能力薄弱但并非一無是處”的不能性格特點。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長短不一的各個拇指卻能跳出優(yōu)美的舞蹈,讓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合作意識。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合作交流才能一起完成的課堂學習活動,以此來逐漸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之間和教師之間的良好地溝通。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在當前新課改的貫徹是時下效果明顯。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教師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fā)揮積極主動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徐文勇.淺析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展開的策略[J].學周刊,2020,(3):50.
[2]劉蘇娟.合作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50,52.
廣西省河池市大化縣雅龍鄉(xiāng)盤兔村小學?5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