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軍 李元元



摘 要:生命觀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生物核心素養的綜合性、發展性和終身性。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關注生命的整體性;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體現出生命是不斷發展的特點;并將這種核心素養發展成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記憶性學習到思維性學習,利用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提高生物復習課效率的保證。
關鍵詞:生命觀;思維導圖;生物核心素養
一、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價值
核心素養是作為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生命觀念的特征包括:綜合性、發展性、終身性。生物課程的學習是動態的,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動態的、發展的。核心素養要求為學生終身需要而發展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生命觀,關鍵是要讓學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動如何進行,生命為什么這樣,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對自然界的理解,形成進化觀、生態觀等基本觀點。
二、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
(一)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和一般思維導圖的區別
思維導圖是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每個科目都會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學習或者復習。但生物的思維導圖最大的特點就是基于生命觀念的,這種思維導圖應該是動態的,體現生命聯系整體性。下面我會以細胞結構這一主題中不同學生的思維導圖為例來分析幾種不同特點的思維導圖。
1.傳統的總結式思維導圖
我們可以看到上圖,這位同學的知識點總結是非常細致的,她也是圖文并茂的展示細胞結構并闡明各部分的功能。但我們可以看到這幾乎是按照知識點整理出的總結。里面的知識的聯系是靜態,不能體現生命觀念的綜合性和發展性。這樣傳統的思維導圖當然有優勢,例如知識點整理的會非常的全面。但是在教學中我發現這樣的總結式的思維導圖遺忘的速度非常驚人。學生往往會有一種困惑,我明明學習很認真啊,為什么成績不能進步?這就是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可以給出的答案。
2.嘗試生命觀念加入傳統思維導圖
在教學中不斷的向學生強調生命觀念的綜合性、發展性。學生會嘗試將這一觀念體現在自己的思維導圖中。
圖二展示的這幅思維導圖是總結式的思維導圖和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一種結合。除了總結知識點之外,學生將細胞膜部分特寫,然后加入跨膜運輸的概念。在物質運輸的時候關注到消耗能量就是ATP的水解,將知識進行了有機的聯系。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也是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嘗試。這種思維導圖是學生呈現出局部知識的聯系,是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不斷嘗試和探究的過程。
提示:本圖中心體錯誤,只畫出了中心粒。
3.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
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生物核心素養的綜合性、發展性和終身性。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關注生命的整體性;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體現出生命是不斷發展的特點;并將這種核心素養發展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圖三展示的這幅思維導圖就是學生不斷嘗試的結果。圖中文字并不多,但制作這樣一幅思維導圖所需要的時間比圖一那種細致的思維導圖時間更長。因為把握細胞結構的關系,在圖中將各個細胞器的生理活動有機聯系,需要更多的思考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在右下角的位置是跨膜運輸,體現三種跨膜運輸的不同特點,最關鍵是是主動運輸需要ATP的水解,那ATP是哪里來的?正是左下角的線粒體進行細胞呼吸產生的。在左下角他就畫出來了細胞呼吸的全過程。當然細胞呼吸除了為主動運輸提供能量還可以為其他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例如圖中的分泌蛋白的合成以及分泌。左上角是從基因表達(轉錄和翻譯)到蛋白質的加工、分泌的整個過程。在這里他把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識本質聯系體現了出來,說明他完全理解了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這一過程。這非常生物復習的要求,從深層把握知識的動態聯系。這就是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特點。
當然學生做的一定需要老師的引導和修改。例如本圖中出現了葉綠體和中心體。學生認為低等植物可以兩者兼有,但實際上低等植物很多是沒有葉綠體的。學生的學習誤區和疑惑正是他學習的動力和空間,是錯誤資源化的重要機會。
(二)發展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對于生物學習的意義
1.高考的新要求。高中生物教學中,灌輸和死記硬背是不能建立學科邏輯思維的,而應在現實的生物學問題的情景中,通過思考、解決問題是訓練學科思維的重要途徑。
2.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可以很好的提高生物復習的效率,避免知識的遺忘。在教學中總結式的思維導圖遺忘的速度非常驚人。簡單的記憶和思考整體聯系記憶效果差異巨大,效率更是有很大的區別。。
3.核心素養發展成終身學習的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應能夠對公民未來生產生活產生持續性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生命觀,關鍵是要讓學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動如何進行,生命為什么這樣,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對自然界的理解,形成進化觀、生態觀等基本觀點。
三、如何利用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提高生物復習課效率
(一)教師的要求
高中生物教師是學生形成生命觀念這一生物核心素養的關鍵。我們是教育教學的實施者、評價者,我們的教育理念應該先行,自己在生命觀念上必須提高,不斷學習。
高中生物教師必須注重學科邏輯和核心素養培養的融合。學科知識是培養核心素養的知識載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1.情景化。例如如果我的生物課剛好是在體育運動之后,我會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發生的生理變化,并找出對應的生物學知識,并引導學生基于生命觀念的知識聯系。呼吸為什么急促?二氧化碳為什么會上升?這是體液調節還是神經調節?體溫上升的原因?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將細胞呼吸、體溫調節、神經體液調節等內容非常整體性的呈現出來。
2.綜合性。培養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能力,不是僅僅通過一兩次訓練就可以形成的,教師應在科學實驗、探究性活動、概念教學等環節中經常性訓練。
3.系統化。培養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能力,教師既可以訓練學生基于培養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能力的技能,也可以訓練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能力的具體方法。
(二)改變課堂模式
傳統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是不利于學生形成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的能力。學生不僅要從課本中學習,從老師這里學習,更要從同伴身上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是在學生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彼此交流與溝通,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智慧的碰撞與交流,是培養文化領域中語言溝通素養的重要途徑。探究性教學既是高中生物教學的本質,也是體現理科屬性的重要途徑。
小組內部合作達到優勢共享,思維碰撞的目的。學生看到老師做的思維導圖他會模仿,他會認為自己也要做成這樣。但是他看到同學做的,他會認為自己會做的更好,他會考慮如何吸取同學的優勢,避免他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優勢達到最優的方案。這是傳統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三)錯誤資源化
學生在制作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時是不斷探索不斷嘗試的過程,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沒有價值的,是錯誤資源化的最好機會。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發現自己作品的問題,更可以做利用“世界咖啡”這一模式讓學生利用建議貼紙來為別人提出改進建議。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點,第一要為被人提出建議,自己必須對相應的知識有深刻的認識;第二為別人提出建議的時候是整合自己優勢和避免自己錯誤的過程;第三看到別人提出的建議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思維導圖,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基于生命觀念的思維導圖是對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落實。在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關注生命的整體性;理解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體現出生命是不斷發展的特點;并將這種核心素養發展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要關注新高考的改變,提升自我的核心素養理念,貫徹生命觀念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學習,不斷嘗試對傳統課堂模式的改善,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記憶性學習到思維性學習,利用基于生命觀的思維導圖提高生物復習課效率。
參考文獻
[1]彭雨萱.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000(0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