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轉變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思維,教材中始終圍繞“問題思維”而設置模塊。我們試圖通過挖掘高中生物教材的這一重要理念,探究“問題思維”下的生物課堂教學中的特點、體現,進而凸顯“問題思維”在我們生物課程中的意義和價值,有益于我們生物學科的改革與課堂教學的突破,培養高中學生的科學、創新、實踐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高中學生;生物課程;“問題思維”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我們的教育必須要把目光放長遠,要從國家教育戰略角度出發,把培養高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的核心任務。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我們生物學科而言高中學生是生物學科素養任務的提高就必須重視起來,因為,生物這門學科是一門科學,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發展、環境、資源都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我們時刻都不能和這門學科脫離關系。因而,我們要培養高中學生的科學精神,這就需要從“問題思維”出發。我們應當把教材當作一種資源,一種一起我們思考和對生物科學和生物現象進行質疑、創新、探索真相和嘗試實踐的材料與資源。因此,探究生物課程中的“問題思維”是相當有意義和價值的。
我們通過研究高中生物教材的課程(以《生物1分子與細胞》人教版2007年版)發現:
第一、整個教材的設置突破了以往傳統教材按照知識點的難易程度的編寫思路,而是按照模塊化專題性特征編寫,這就明顯突出體現了教材重視“問題性”即“問題思維”的價值,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學習從原來接受性學習向反思和啟發性學習轉變。我們的這一發現其實就是我們必須重視教材給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我們的課堂組織方式,扭轉“滿堂灌”這種知識講授的方式,而是要把“問題思維”突出為我們的教學思維,要把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知不僅僅局限在對生物知識的掌握上,而是要塑造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科學意識和創造意識,重視他們對生物學科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現實價值,讓學生從“坐著學”轉變為“做著學”。這種轉變就要把問題意識突出并貫穿始終。
第二、我們發現,這一版本的生物教材經過改革和實踐,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更加突出了“問題思維”的設置,其實,也就是在無形中將“問題”作為推進教材模塊進度的推手。這個發現其實也不算發現,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教材和設置課堂進度的問題。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問題思維”而展開。
一、什么是“問題思維”
(一)概念。“問題思維”就是以“問題”作為驅動學習任務的方法,把知識體系的構成和模塊任務完成通過問題的方式解決。這個概念是突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重在“問題”,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將“問題”貫穿在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知識點,用“問題”推動和促進教學過程的發展。
(二)特點。“問題思維”是一個使“問題”頻繁化,也使得“問題”常態化,這種方式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打破常規思維,在問題中碰撞,在問題中發現,擦出精彩和創新的火花,而不是固步自封。其特點主要有:
1.任務性。“問題思維”就是圍繞問題而開展,高中生物課程設置中充滿著問題思維,將問題貫穿在整個生物教材的編寫之中,因此,我們在進行生物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之中,要發現并重視這一亮點。這里的問題就是問題首先給與的是一個學習任務,而不是一個學習的知識信息,我們將帶著“問題”來解決這一節課程的構成,圍繞這些“問題”而建構課堂。因而,“問題思維”的驅動性就是問題性,是一種任務型學習課程的建構。
2.自主性。高中生物課程里的“問題思維”的目的就是要激發高中學生對生物課程的思考,而不是僅僅被動的接受具體知識,而是通過問題的“指示”引導學生的疑問、深化、遷移、創造性化解,給出的答案不再是單線的、孤立的、正確的答案,而我們要通過一系列問題激發出學生自己的思考,我們需要每一個學生個性的、豐富的、不同角度的、遷移與聯系的答案。因此,生物課程中的問題就是為了讓高中學生能提高和主動思考,培養自主性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3.啟發性。問題不只是需要一個完整、準確的答案,如果所有問題只需要一個準確的變準答案的話,那整個自然科學也就失去了科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同時,我們的生科科學也就無法進步和取得許多重大關鍵性的突破。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就必須重視高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因為,有價值的問題具有引導和啟發性,通過問題的探究,可以帶出對相關問題的多元化的、新價值的的思考,因此,“問題思維”也就是一種“問題意識”的培養,具有多角度思考方向的啟發意義。因而,我們必須在實際的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重視“問題思維”的發現和構建。
二、“問題思維”在生物課程中的體現
我們通過對高中生物教材研究(以《生物1分子與細胞》人教版2007年),“問題思維”在生物課程中貫穿始終。我們“解剖”這個版本的教材,進行重組之后發現,在教材里“問題思維”的體現方式主要有這樣幾種模式。
(一)學習任務的問題凸顯。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個章節的安排上都體現出一個共性:“問題”是每一個知識點和每一個章節學習的任務相當明確。這是不同于傳統教材,把學生和教學的任務明確用問題組合,凸顯出“問題思維”。比如《組成細胞的分子》一節里有明確的的學習任務用問題標示:“細胞為什么能表現出生命特征?”“組成分子的元素在非生命體中能不能找到?”這些問題開宗明義,旗幟鮮明,把課堂的主要問題直接呈現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之前,也呈現在教師在本屆課堂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中。
(二)章節設置的問題環節。在整個教材中“問題思維”體現中每一個章節安排,這版教材采用問題串聯,也就是章節用問題過度,《生物1分子與細胞》里“本節聚焦”環節設置就體現出這一點。問題既是對上一個問題的總結,也是對下一個問題的過度和開啟,通過這種方式把每一個知識點銜接起來既能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問題進行自我總結,同時,又讓學生把思維延伸到下一個知識點,將生物科學的思考深入化。當然,更讓整個教材的安排和知識點的設置上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用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和學習。同時,讓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能科學安排課程,富含課堂邏輯性,環節緊湊,教學效果能最大化發揮。因而,“問題思維”在我們的教材章節中的體現,讓我們對教材的使用多樣化、豐富化,把教材當成思考問題的資源,而不再是一本學習的“標準答案”。
(三)學——教轉化的問題意識。在教材《生物1分子與細胞》中“問題思維”成為“學——教”角色轉化的問題意識得到徹底體現。我們細致研究教材發現,在《生物1分子與細胞》的每個章節里充滿著問題構架,問題就成為本教材的基本支柱,每一個環節里都用“問題”來總結和開啟,富含啟迪和延伸思維的作用。我們對教材里的問題設置進行歸納,有這樣一些問題類型。具體分類如下:問題導入、問題開始、問題過程(環節)問題銜接、問題延伸、問題深化、問題鞏固(包括課后練習鞏固)。
在這些環節里,“問題思維”充分得到貫徹,把每一章節和知識點都用問題體現,這就讓學生在學習之中思路清晰,也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有效課堂提供便捷:
A、問題導入;B、問題開始;C、問題過程(環節);D、問題銜接;E、問題延伸;F、問題深化;H、問題鞏固(包括課后練習鞏固)。
三、生物課程中“問題思維”凸顯的意義
高中生物課程中這種“問題思維”的重視和體現能夠凸顯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問題思維”組織生科知識點,能夠讓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深化問題,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思維。
(二)深化教材的深度。我們通過“問題思維”組織課堂和學習,一方面深化課堂,另一方面深化教材,這些問題既有基礎性問題,也有深化性問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對不同問題的思考,實現分層教學,更讓學生對教材的材料更加細致,對教材的理解不再是單一化的一個材料,而是一個提供有效思考價值的素材,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深度提升。
(三)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通過“問題思維”讓高中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的任務得到落實,高中生物課程的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學生整體觀、自然觀;關注我國生物資源狀況,增強學生的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認知生物學科價值,樹立科學價值和科學態度;探尋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因而,問題思維實質上就是一種啟發性的學習過程,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習的“幫手”。
(四)啟發學生對生物課程認識的升華。
高中生物課程中的“問題思維”能啟發學生對生物課程認識好感,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提升學生對該學科的更高層次——科學角度的升華。因此,我們對“問題思維”的必須重視,它有著重要的價值,在我們實際教學和教學實踐中有著積極的意義。
四、生物課程中“問題思維”的價值探究
我們重視高中生物課程中“問題思維”的價值探究,因為,這種思維使我們在教師現實中激發出無限的可能和動力。
(一)引導學生學習生物的“線”。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生物學科,在每個章節和環節里,“問題”就是一把鑰匙,同時,這把鑰匙就成為學生學習每一個問題的“主線”。起到提示和提綱挈領的作用。
(二)進行測試和評估。通過問題還可以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測試、評估。學生通過這些知識點測試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問題思維”就是把測試和評估集中化、突出化。
(三)進行實驗的啟示。每個章節的問題還具有對學生進行生物實驗有提示和啟示意義,每個實驗的前提就是要具有問題性,而“問題思維”就能凸顯出這種價值。
(四)新思考與新問題的源泉。問題價值在于啟發,我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因為,問題能夠產生出創新性的思考,是新問題和進行生物科學實驗的源泉,是設想和科學假說的源泉。
(五)進行現實性問題思考。生物學科和我們現實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對生物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思考人在自然環境的作為,樹立正確的自然觀。
(六)有利于辯證法自然主義的形成。生物學科里許多實例驗證和發展著哲學思想,尤其體現出辯證思維、整體性思維,唯物主義價值觀的實證。因此,學好生物有助于我們哲學性思考問題。因而“問題思維”本質上就是一個哲學思維,使學生對辯證思維的形成和思考有很好的的促進意義。
總之,高中生物學科里的“問題思維”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不論是從學科教學的角度還是學科綜合性的角度思考,都有其很高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從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角度而言,是促進學生提高對生物學科認知和科學、創新、實踐的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生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生物1分子與細胞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2]王鑒.課堂研究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
[3]蘇永平.高效課堂設計策略與模式建構[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6,4.
[4]葉瀾.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作者簡介:姓名:郭勝霞,(1982.01—),性別:女,籍貫:甘肅通渭,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研究,郵編:743300,單位:甘肅省通渭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