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琴
摘要:學生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安全問題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小學安全教育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很有必要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文章將安全教育與各學科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從各學科教學中找準安全教育切入點有效滲透安全教育,從各學科教學中挖掘安全教育素材、豐富安全教育文化、培養安全防范意識等有效滲透安全教育,充分發揮小學學科的特點,使安全教育潤物細無聲地深入小學生的心田,從小樹立安全防范意識。
關鍵詞: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找準安全教育切入點;有效滲透
隨著教學改革創新,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學科與學科之間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生命至上”,人員密集的學校--小學安全教育尤為重要。教育改革,學科滲透消防安全教育、滲透交通安全教育、滲透防溺水安全教育、滲透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滲透防擁擠踩踏安全教育、滲透法治教育、滲透預防毒品宣傳教育、滲透校園欺凌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防性侵、滲透反邪教意識形態等安全教育活動年年開展。小學學科作為基礎安全教育重要載體,承載著安全教育方方面面。小學生的安全問題日漸凸顯出學校安全教育弊端,課堂教學作為教育學生主陣地,很有必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各類安全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局校安辦安全工作者,除了加強方方面面安全管理外,還要依托學校在學科中挖掘安全教育教材,對學生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實施好各類安全教育。
一、淺述在小學學科中進行各類安全教育必要性
(一)開展綜合素質教育的需要。小學教育是打基礎階段,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小學開展安全教育,具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用。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從學校綜合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安全應急的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小學生一方面自我約束、遵紀守法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其學習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各類安全條件和穩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學各類安全教育恰恰在這兩方面得到了全面體現和奠定堅實基礎。
(二)復雜的各類安全形勢的需要。網絡媒體發達,每天都有小學生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報道,學生來校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校園內外打架斗毆、溺水、擁擠踩踏等時有發生,小學生被性侵時有發生。大量事實說明,各類安全問題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在其他節假日要遇到問題。
二、淺談學校在學生安全教育中承擔的責任
(一)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管理責任
1.安全教育責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基本道德規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礎文化科學知識教育外,還要對學生滲透各類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開展各類安全應急演練,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護和安全自救知識。
2.安全告知告誡教育責任。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安全告知告誡,一方面學校或班主任把各種活動中有關安全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對學生告知告誡。
3.安全防范教育責任。校長、各位班主任、各位科任教師要適時對小學生學習生活中進行安全防范滲透教育。
(二)學科與學科外在教育應承擔安全教育責任
1.信息技術教育滲透安全教育有效增強安全意識。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對各行各業都產生著重大影響,而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在給人們生產與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產生著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其中的信息呈現出魚目混珠、難辨真假的特點,這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習慣會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2.研究性學習滲透安全教育有效提高安全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探究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而研究性學習中存在很多未知因素,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活動的危險性。為了確保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都能安全地研究新事物、探究新奧秘,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做好充分的預設,盡可能多地預想出研究性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針對會對學生身心產生不良影響的各種情況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將這些預防措施告知學生,使學生在面對危險情況時能采取自我保護措施。
3.節假日社區實踐活動滲透安全教育有效拓展安全能力
每到節假日班主任提醒家長抽空帶領學生到社區的敬老院做義工,幫助老人們清掃地面、擦玻璃、曬被褥、梳頭等。現在不少小學生都是家里的寶貝,在家中基本沒有參與過這樣的活動,不知道在勞動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因此,教師應提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擦玻璃時要注意的安全。
三、淺述在小學主要語文學科中滲透各類安全教育有效性
(一)在語文教學中易營造學生討論的情景滲透安全知識教育。通過教者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生命安全的探討,汶川地震中有學校沒有傷亡的學生,例如綿陽安縣永樂鎮的永安小學A區學校就沒有學生傷亡,為什么沒有學生傷亡呢?一是語文學科中滲透安全教育作用,二是常態化疏散逃生安全演練作用。
(二)在語文教學中易找字面意義滲透安全知識教育。
(三)在語文教學中易因勢利導培養小學生安全意識。在學習《的戰友邱少云》故事時,當邱少云發現自己的身上著火時,此時如果他跳出來在地上滾幾下,就會將身上的火滅掉,可是他當時并沒有這樣做,因為如果他這樣做了,自己身上的火滅掉了,卻會暴露整個部隊的位置,大家都會有危險。這樣同學們明白了邱少云為什么沒有自救。但是老師要提醒同學們,如果我們平時身上或者其他人身上著火時,需要怎樣的救護呢?學生在討論后總結出滅火措施:澆水、在地上打滾、或者用絕緣的衣物拍打等等。
在語文教學中易以點帶面拓展小學生安全認識。在教童話小馬過河時,引導學生認識到小馬的安全意識:當河道阻擋時,小馬不知道河的深度,沒有輕率過河,問老牛和松鼠有關河的深度,老牛和松鼠的回答是相反的,于是小馬就回家找最值得信賴的母親咨詢,并得到可靠的答案才能安全過河。小馬的安全意識值得學習。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走出求救的誤區
在口頭交流課上,如何在危險中尋求幫助,設計了一個主題:如何在危險中尋求幫助,如危重病人、火災、搶劫等?孩子們討論得很仔細。他們討論的結果是,他們可以打電話給120、119、110尋求幫助,告訴他們事故的基本情況和地點。
除了充分挖掘安全教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素材,動員學生廣泛閱讀有關安全知識的書籍,影視作品,文藝作品,畫廊板報等,豐富學生的安全常識,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和救助措施。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M/OL].2007.2.7.頒布,搜狗百科.
[2]日本文部科學省.日本中小學安全教育指導手冊[M/OL].2006.3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OL].2011,搜狗百科.
[4]宋春雷.開展學科滲透德育主題教研活動[J/OL].小學教育教學研究,2016,4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