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妹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促使其在一項學習活動中持續保持專注最為強大的動力,由此出發,小學英語教師必須重視構建趣味課堂,力求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達到增強教學實效性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討構建小學英語趣味高效課堂的實踐策略,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趣味英語課堂;小學英語;教學實效;策略
引言:傳統英語授課模式下,教師居于絕對主導地位,通常習慣于以單向線性的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既沒有考慮其實際認知與接受能力,又未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體性,導致課堂教學缺乏實效。針對這一狀況,教師應著力采取策略構建趣味英語課堂,力求培養學生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達到改善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發展的目的。
一、加強情境創設營造良好語言學習氛圍
情境兼具生動性和趣味性特征,通過展開情境創設,教師能夠有效地將抽象的英語知識進行直觀生動的轉化,以此降低學生的語言理解和學習壓力,幫助其快速掌握重難點內容,從而提高授課效率[1]。與此同時,情境也能直觀地還原英語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場景,借助情境,教師能夠有效為學生創造出具體的語言應用環境,進而營造良好的課堂語言學習氛圍,實現對其學習積極性和主體性的全方位調動。多媒體教育技術是進行情境創設的重要助力,為有效應用多媒體完成情境創設,教師應注意在正式授課前,對目標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深入的研讀與分析,明確其重點與難點所在,從其重難點內容出發,對于海量情境創設素材認真進行甄別和篩選,力求選擇最具代表性和實效性的資源展開情境創設。與此同時,教師應重視發揮多媒體集圖文展示、音畫播放、動態演示等多項功能于一身的優勢,選用不同形式的情境創設素材,以多樣化的內容有效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順利實現趣味課堂的構建目標。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引入生活化的內容,以此調動學生對自身真實經歷與情感體驗進行聯想和回顧,有效縮短其與英語知識之間的心理距離。例如,在進行《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單元的教學時,從本單元重難點“幫助學生掌握表示不同季節的英語表達、使用英語描述四季景色的方法”出發,教師可以在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選擇不同季節景色的圖片素材,并引入介紹某一季節的英語視頻,正式授課時,為學生展示關于該季節的圖片與視頻素材,有效創設出具體的音畫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關于“season”主題英語表達的興趣與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展示各個季節標志性事物的圖片,調動學生從圖片出發,使用英語描述關于這一季節的印象,從而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趣味。
二、應用小組合作促進英語綜合應用實踐
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進步,促使其在小組中使用英語圍繞具體的問題或話題展開交流討論,以熱烈的互動討論環節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有效豐富其英語實踐應用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思維共享并真正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所在[2]??茖W分組是高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當前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各方面因素,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展開分組,有效確?;佑懻摰靡愿咝ч_展。完成分組之后,教師應圍繞目標授課內容設計具體的英語問題或實踐任務,以此為學生的討論活動提供明確具體的方向,并進一步加強其英語綜合應用實踐能力。例如,在進行《My week》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調動學生在小組中使用英語對于自己的一周生活進行描述,調動其對于學習日和休息日的日程安排進行對比、分析成員彼此之間在一周日程安排上存在的差異,并推動各個小組通過分工協作畫出一張具有代表性的學生每周活動安排表,使用的英語標注Monday to Sunday每一天中所對應的具體活動,推動其在合作完成這一英語應用實踐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有效提升其對于英語學科的興趣。
三、引入信息技術拓展豐富英語課程內容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網絡時代已經到來,為有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并提高教學實效性,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要求,積極主動地探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各類信息技術的途徑[3]。除使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工具和翻轉課堂模式,有效達到拓展豐富課程內容、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目的。“微課”是指以視頻為形式、以計算機為載體、以具體的課程知識為內容的視頻課程,其時長一般在10-15分鐘之內,具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形象生動的優勢。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知識獲取環節由課上轉移至課下,調動學生課前通過自主觀看“微課”獲取本課的核心英語知識,有效構建翻轉課堂,將線下課堂的主要功能轉變為組織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為小組合作模式應用創造充足的空間。
四、優化活動設計提升實踐環節趣味程度
趣味英語課堂的構建最終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之中,為此,教師應注意提高實踐環節在課堂中所占比例,重視對實踐活動進行優化設計,力求增強實踐活動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此方面,教師可以引入趣味英語游戲和趣味英語競賽兩種形式,實現“以賽促學”“在玩中學”,有效提升實踐環節的趣味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調動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角色的身份和心理出發展開英語應用,切實增強課堂趣味性。例如,在進行《When is the art show》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Art show”主題角色扮演活動,將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扮演藝術展覽會場導游,另一組則扮演展覽參觀者,接著,使用多媒體展示展覽中不同展品的展示事件,調動學生從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發,根據相關信息展開英語對話,推動其在這一過程中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促進其英語應用能力實現提升,有效增強教學實效性。
結束語
為增強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教師應著力在實踐中構建趣味英語課堂,重視落實好加強情境創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信息技術和優化實踐活動設計等策略,有效將學生還原為課堂學習主體,提高其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培養其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實踐應用熱情,切實達成增強教學實效性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琰曉.談談小學英語趣味課堂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50.
[2]雷成玲.多角度構建小學英語趣味課堂[J].亞太教育,2019(11):79.
[3]王玉平.小學英語趣味課堂的構建初探[J].亞太教育,2019(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