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江
摘要:時代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對于小學教育的看法,現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要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還要求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將數學與德育相融合,以滿足其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本文以現階段的小學數學為背景,就小學數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進行全方位研究的同時提供策略,望有助于推動小學數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
引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中包含的知識過于抽象,這也是大部分小學生排斥、厭煩數學課程的根本原因。加之傳統課堂中教師未能對小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分析,從而無法激發其對于數學的興趣,錯失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良機。因此,教師應規避傳統教育的漏洞,堅持以生為本的觀念,將小學數學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融合。
一、重視數學史的教育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就是在進行授課環節時可以適當的導入數學歷史的教育,不僅能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靈動,還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1]。
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加與減”學習時,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后,就可以將我國兩千多年前的著作《周髀算經》中的“周三徑一”作為課堂延伸,簡單的為學生進行講解;還可以將世界上第一位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的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我為簡單的科普為學生進行講解,意在教育學生向祖沖之學習其善于發現問題并且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著重強調其“世界第一”的名號,在增強學生民族自信的同時可以引導其對于數學產生興趣,從而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二、培養學生良好品質
數學應用題的計算過程本身就是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就是要有意識的在授課過程中培養其獨立思考以及克服困難的精神。此舉不但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其學習效率,還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達到啟發其思維、磨練其意志的效果,真正的做到將德育教育滲透進數學課堂。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面對遇到問題的小學生時,不要一昧地將正確答案呈現在他們的面前,而是要付出細心和耐心,一步步的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問題的所在并且解決問題,從而達成培養其自主思考能力的目的[2]。
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加與減”的課后練習時,由于小學生是初次進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出現錯誤在所難免,況且很多小學生的計算還要依靠于“數手指”來得出答案,在面對諸如“15-9=?”的題目時,出現由于手指不夠而無法計算的情況。基于此,就要求教師用友好的態度引導其將15分成10和5,進而使其自己推算出10-1=9,1+5=6最終得出答案“15-9=6”。
三、結合生活德育滲透
小學生的思維不夠成熟,對待很多事物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這就要求就是在日常的授課中充分滲透德育教育,為了更容易被其接受,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各種情景,來輔助數學教學。目的是讓其能夠更完整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的加深對于社會規則的了解,進而使其觀念不再狹隘,自然而然的在完成數學知識傳輸的過程中同步完成了德育教育,升華了小學數學課堂[3]。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章的“加與減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一道題目“現在有三個小朋友在分九塊蛋糕,要怎么分才能保證每個人都滿意?分蛋糕的結果應該怎么用數學的形式進行表達?”在小學生說出3+3+3=9的答案后。教師可以深入教學進而繼續提問“那么如果其中一個小朋友吃了六塊蛋糕會怎么樣?”從而引導其在進行9=3+6的計算時得出“一個小朋友吃六塊意味著有一位小朋友沒有蛋糕吃”的結論,加強數學基礎的同時使其認識到了公平的重要性。
四、示范導行培養習慣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他們在這一階段擁有極強模仿力的同時對于事物的分辨力較弱,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為其日后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始終保持著嚴謹的教學態度,以服裝整潔、舉止優雅、語言邏輯清晰、板書書寫規范等規矩來加強對于自身的約束,做到言傳身教。與此同時,就是在面對小學生時,要多以鼓勵的語言為主,避免其因為教師態度對學習產生厭惡排斥的心理。
在教學過程中,為更好地達到以身作則的效果,就是可以選擇在課堂上刻意的放一些小的錯誤,從而通過自身的認錯態度,以及改正錯誤的過程,來引導小學生對錯誤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意在養成其不輕易犯錯、不怕犯錯的優良品質。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章“加與減”時,教師就可以進行如下操作:教師在針對題目“每盤有十個果子,小兔面前有三個盤子,那么它一共有多少個果子?”的示范時,故意將10+10+10=30寫作10+10+10=21,進而引導學生發現錯誤并指出,最后在教師改正錯誤后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誘發學生的思考如“老師犯錯了,同學們可以原諒老師嗎?”在得到肯定答復后進一步的點出主旨,即“老師學了這么久數學都會犯錯,那其實同學們犯錯也是正常的,只要你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那么錯誤就會使你變得更強壯,所以同學們在遇到錯誤時一定要積極的面對它,解決它。”在培養其優秀品質的同時,無形的提升了其數學學習效率。
結束語
小學數學與德育教育融會貫通不僅有助于完善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引導其時間創新,語言表達思維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其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小學生同時要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小學生一同學習進步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新,楊楊,汪慧明. 數學有“德”:人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中的德育因素分析[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3(01):104-109.
[2]王婷婷. 小學數學學科德育滲透案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李芝. 小學階段數學學科德育滲透現狀調查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9.
四川省都江堰市團結小學 6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