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升小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變成了重中之重。小學低段寫話訓練是整個作文教學的起點,對學生日后的寫作起到奠基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低段的寫話訓練。當然,想要有效開展小學低段寫話訓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大膽地實踐,摸索出最適合小學生寫話能力提升的教學方式方法看圖寫話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想象能力。本文就探究在素質教育下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看圖寫話課堂。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看圖寫話; 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難度最大,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閱讀和寫作也最枯燥。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向是教師想要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一、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教學的意義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發(fā)展,知識儲備量也比較少,并沒有很好地理解教師講述的抽象 的 知 識點,也不能用豐富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而看圖寫話正好契合了小學生的這個特性,它可以滿足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質,能夠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立體地了解到圖像所要表達的含義,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吸引知識,同時還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能夠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
二、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完全理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涉及的教學方法,沒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看圖說故事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選取的圖片難度很大,并且沒有給學生任何提示,導致學生講出的故事水平參差不齊。
看圖寫話是學生接觸寫作的最便捷的方式,很多學生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仍然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進行描寫,部分學生的寫作內容散亂,缺乏邏輯。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的優(yōu)化策略
(一)從插畫入手掌握觀察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新穎的插畫, 這些插畫是激活小學生學習興趣的保障, 也可作為寫話訓練的依托。 低段小學生接觸的教材插畫,大多結構簡單,繪畫元素簡單,一目了然,不會給小學生的理解造成諸多困難。 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插畫的特點, 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對于單幅圖的觀察,強調觀察順序不要錯亂,不要讓自己陷入混亂觀察格局中。 在給學生講述觀察順序重要性的過程中,還需要告訴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要有主次意識,確保重點加強關注,加深領悟和理解,方可更快、更好地理解全文。這里建議先將時間、地點進行確定,然后重點觀察人物,如人物的情態(tài)、穿著等。 如若沒有人物,可將目光聚焦在插畫的核心位置,一般位于這個位置的多是插畫中的重點。 觀察其形,對細節(jié)進行深入剖析,方可揣摩插畫傳達的內涵、意境甚至是情感。
(二)合理選擇圖片,保障看圖寫話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將看圖寫話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就要學會合理選擇圖片,要讓學生能夠對看圖內容感興趣,還要讓學生能夠看懂圖片內容,并從圖片展示的故事中得到啟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基本在小學中低年級每一單元內都有合適的圖片,同時也配上了相應的文字。教師雖然可以通過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來開展看圖寫話教學,但也不能僅僅只依賴于課本教材,在訓練學生看圖寫話能力時,也需要為學生選擇優(yōu)質的圖片。比如教師可以為二年級小學生選擇《看圖寫話蕩秋千》作為訓練項目。圖片中有兩位人物,主要內容一目了然,是一位小女孩在蕩秋千,旁邊一位小男孩在推她。同時圖片上還畫出了一個太陽和燕子。教師讓學生觀察這幅圖,學生就能立馬得出“蕩秋千”這一主要內容。這種圖片就是優(yōu)質的看圖寫話圖片,可以保障教學的質量。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強,導致他們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還存在邏輯錯誤。在課堂上,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先拿出一張圖讓學生進行描述,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邏輯錯誤和描述出來的內容過于簡單等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添加圖片內容的方式讓學生展開想象,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看圖寫話的自信心。例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了重點強調,教師可以把課外活動作為學生看圖寫話的對象,引導學生觀察課外場景,并按照一定的順序將課外活動的內容講出來,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學生先說后寫,寫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挖掘寫話素材,畫一畫、曬一曬、拍一拍
想要讓寫話訓練更為深入化、透徹化,除了加強對插畫的觀察和解讀外,還需要竭盡全力挖掘寫話訓練的素材,更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寫作素材畫一畫、曬一曬、拍一拍,從而充分利用、合理利用寫話素材,切實用繪畫、拍照的形式,傳達學生的思緒,為后續(xù)開展針對“說”的寫話訓練奠定堅實基礎。當然,低段小學生的思維跳躍性較強,同樣的寫話素材可能在繪畫中的差異會非常明顯, 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尊重并欣賞小學生的繪畫成果, 不斷提升小學生參與寫話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學會觀察細節(jié)并做到留心觀察世間萬物,用手中的相機和手機拍下精彩的瞬間,從而積累更多的素材,激發(fā)學生更多的感想。 另外,可以將學生的繪畫作品和拍照作品進行展覽,確保寫作素材的寫話訓練功效得以延展和擴充,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寫話環(huán)境,如此才能讓寫話訓練走進學生心中。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優(yōu)化看圖寫話教學,促使看圖寫話教學的作用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就需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圖片,即圖片要富有吸引力,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要淺顯易懂,但也同時要富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這樣才能保障看圖寫話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的日常訓練。只有讓學生多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巖.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張源. 人教版小學語文低段看圖說話寫話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劉揚. 小學低年級交際性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攀枝花市第十小學校 61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