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核心素養是我國新一輪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靶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最終目標。如何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本文將就此展開探究,并且嘗試提出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基礎的教育學科,具有高度抽象、邏輯思維嚴密、應用廣泛的特點。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數學知識,但是整體的數學思維還不夠完善,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授課,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從知識掌握和態度培養兩方面狠抓實干。擁有良好的理性思維、樂學善學的主觀能動性和適應挑戰的實踐能力,都是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
一、將數學概念與實物聯系起來
因為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和學生在理解上的形象性是矛盾的,所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從兩個角度著手教學,一是如何將抽象轉化成具象,二是怎樣讓更多的學生領會概念。依據教材內容,教師要從最貼近學生的生活物品開始觀察搜尋,慎重衡量其關聯性的大小,然后提供豐富的感官材料幫助不同學情的學生都能實際感受到數學在實物中的體現。
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教師就可以拿學生平時常見的紙盒、魔方等物體來舉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手中的物體,通過對物體的觀察就成明確的找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和特點,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幾何概念,讓幾何圖形從平面變得立體,使數學知識內容變得直觀形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直接看到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建立合理的空間思維。數學與實物之間的聯系過程其實就是想象,通過想象,在純粹的形式上和理想的狀態下建構數學概念和法則是數學抽象的基本方法。[1]需要注意選取的感官資料必須是實際客觀存在的,與生活密切相關,而講課的進階也要按照由淺入深的層次。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點之一。
二、啟發學生自我思考問題
數學的運算、推理和證明都是通過確實的數學用語定義和描述出來的,它們不像自然學科那樣借助于可重復的實驗來檢驗,而只能運用嚴密的邏輯方法來實現,而邏輯方法是帶有個性色彩的。教材中的解題思路是教學工作者總結出來的普遍使用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每個思維活躍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不同認識。首先老師要對學生的疑問持鼓勵態度,調動他們的好奇心,先讓他們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再一起分析解題方法的可行性,當遇到難度較大的知識時共同查閱資料,最后得出結論。
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中的《探索圖形》一課,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和理解正方體的特征,通過觀察、想象等方式獲得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可見想象力,讓學生體會分類、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模型等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思維的活動經驗。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圖形進行探索,觀察其相同性、相異性等多個角度思考,自己學會創設問題和對應答案。這樣能拓展他們的思維廣度,強化自己學習的能力,而整個解題過程的貫穿都是邏輯能力在發揮作用。能否正確的解題,邏輯思維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在習題課中要把解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不僅要學生知道該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2]而學會學習是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三、強調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要經過兩次飛躍才能真正完成。從感性到理性是第一次飛躍,再從理性到實踐是第二次飛躍。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應服務于生活。因此,我們應大力提倡課后讓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以此作為培養實踐意識的重要手段。[3]
例如人教版中的《比例的意義》一課,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比例的意義,能夠運用比例的意義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教師首先就要讓學生樹立數學實踐的觀念,學到的數學知識一定要利用到生活處理中去,然后教會他們靈活使用比例這一數學知識,在實際中大量實踐,最后對比歸類總結出有效方法。在這里舉一個小實驗,學生可以思考回想國旗的尺寸以及在不同場合中國旗大小不同,那么是依照哪些比例使用,然后求出國旗長寬的比值。類似的數學生活實驗可以做很多,實踐的越多得到的認識就越豐富,其指導作用也就越顯著。運用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勇于探究、放開實踐是實現核心素養的不二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找準學生的數學學習難點,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法,只有找對了切入點,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工作。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影響下,廣大教學工作者需要不斷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路、切實探索方案,逐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一定是以數學的特性研究為出發點,始終要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
參考文獻:
[1]李昌官.數學抽象及其教學.數學教育學報,2017年8月第26卷第4期P63.
[2]萬力.淺談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的培養.讀與寫,2016年第24期P258.
[3]胡鑫.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科目的熱愛.教育,2017年1月第4卷P114.
陜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學高新校區 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