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彩華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高中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素質,而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結合教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而特別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類型的教學中,更是大大提升了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率。而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學生們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有關數學知識的形象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更深刻的學習數學知識。而基于問題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也是在近年來流行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且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能夠使基于問題的高中數學教學發揮更大的價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問題導引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以及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機結合,旨在加強高中的數學教學水平,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實踐
引言: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受新課標改革理念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而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我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因為在當今社會,受信息科技的影響,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向著多元化、素質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對高中的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也在不斷深化。但是由于高中數學的難度較高,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困難,無法掌握高深的數學知識。而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課堂問答才能了解學生對自己所教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一些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問答式的教學法,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也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通過對課堂問題的思考回答來掌握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具體知識的掌握情況。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問題導向式的高中數學教學法的優點
1、有利于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貫徹
在2010年以前,我國主要實行以學生成績為主要目標的應試教育理念;而現在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各種素質教育,并且課堂教學的主體也已經變成了學生,通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來促進學習,而教師也從原來的教學主體改變成為今天的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主要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向以及生活,從而讓學生可以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知識探究與學習中來,進而全面提高高中的數學教學效果。
2、運用問題引導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使學生的思維朝正確的方向發展,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能力,使高中的數學教學更加敷個學生的水平,具體的知識內容更加有針對性,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成長,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3、運用問題引導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成長
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實施素質教育,就是提倡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問題導向式的教學法在實踐中,主要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思考總結回答問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和問題實踐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富有邏輯性,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成長。
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益處
由于部分數學內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顯得很抽象。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就可以將這種比較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圖形,從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這些抽象內容的理解。而這也是其他的教學方法無法做到的。此外,運用多媒體設備本身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多好處。
1、在互聯網上的教學資源豐富有趣
由于教學用的多媒體設備一般都是與互聯網網絡相連的,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設備就相當于教師可以借用整個網絡的教學資源。而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量十分巨大,各種的思維觀念在時時刻刻的相互碰撞,這就使得網絡中的學習資源也非常豐富,能夠滿足各方面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就可以在網絡中搜索各種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這樣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加強學生對具體數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提升。
2、利用互聯網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動態
由于互聯網平臺具有強大的人機交互功能。因此,當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講課時,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與下面的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而教師不僅可以講解關于知識的課程,還可以與學生就當前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展開交流。這樣在加強師生溝通交流的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與自己之間的對話,深入了解學生在當前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能夠讓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調整一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不斷加強數學教學的效果。而在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還具有一定的娛樂功能的屬性,比如開展小游戲、播放短視頻以及音頻等,而這就是教師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的手段。因為教師只有掌握學生的動態,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任務,讓學生跟上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而讓學生的數學水平上升。
三、在信息技術影響下,結合問題導向式的具體教學方法
1、教師的教學手段多樣化
運用問題導向的教學法是就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提問的形式,不斷引導學生的思維跟隨教師的節奏學習知識。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進行提問的方式也就更加多樣化,讓學生進行探索答案的方式也增加了。比如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創造針對不同知識點的問題情境。并且對于同一個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角度進行提問,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深刻,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教學目標的需要,來選擇適合教學的課件以及功能軟件,從而使數學知識原理由抽象變得讓學生更加具體與可感,讓靜態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與動態,也能夠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充足的提高。
2、利用多媒體設備創造問題學習情境
比如,在數列知識的教學中,“國王與小麥”的數列的故事就經常被用作教學例子。但基于現實清醒,老師也無法展示這種教學案例的情況。但是他們就可以用多媒體視頻的方式展示,通過排列棋盤,然后按照故事中的方式來擺放小麥的數量,這樣老師就可以用麥粒來代表內個棋盤格中的數字。而在后面,教師還可以用數字的形式來表達麥子的數量,然后讓學生根據規則推導棋盤的最后,會有多少麥子,進而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有關數列的知識。
結語
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多,但是形勢與方法還殺不夠靈活,因此,現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也應該與教材知識的融合更加深入,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而這對就教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并能夠將其更好地應用于數學教學。還要培養學生深入探索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開展針對具體問題的探究性學習。它可以通過對問題的探索引導與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數學知識原理。使得靜態額知識變得更加直觀以及動態化,這樣就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彪,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數學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0):30-31
[2]黃祥嘉,林武成,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