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琴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當前人們已經走進了“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活配套設施之一。在教育體系中,互聯網亦發揮了不容置疑的重要教學作用。當前城市化進程雖然在一直加快,但當前農村小學教育領域中,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以及當地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以及師資力量至今仍然與城市內小學具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本文將以小學音樂學科作為研究主題,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概念及其優勢,最終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音樂;同步課堂
前言: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給當前的小學教育領域帶來的全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體系,為傳統的小學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在小學音樂課程中,教師可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開展小學音樂同步課堂,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其他學校的優秀課堂教學有效提升小學生自身的音樂學習水平以及音樂審美能力,并且通過同步課堂的構建,已能夠將學校內的優秀課堂教學傳遞給其他學校,進而實現不同地理位置的學校之間能夠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共同培養出全方位成長的小學生群體。
一、“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概念
小學“同步課堂”是互聯網時代衍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體系,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體系中,已經有部分學校逐漸開始應用該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主要是在遠程開放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網絡視頻技術,通過當前先進的信息交流平臺,實現不同小學辦學機構之間的教學活動、教學課件的實時共享,最終使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學生能夠實現同步、互動的全新課堂教學方式。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特點
(一)共享性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課堂中,課堂中的小學生數量有限,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知識的覆蓋面相對有限。隨著科學信息技術逐漸滲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中,互聯網共享的線上互動課堂逐漸凸顯出的它的優勢,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只要教師中具備良好的網絡環境,那么線上同步課堂可以沒有局限性的無限延展[1]。另一方面,隨著線上互動課堂的開展,將會大幅度降低小學生自身的實際學習成本以及社會成本,能夠使學生在家里享受到不同地域的優秀教學資源,因此小學音樂同步課堂具有非常重要的共享性優勢。
(二)豐富性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在線課堂另一優勢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固化,并且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中僅是以一名被動接受的對象來進行小學音樂知識的學習。而小學音樂同步課堂將有效解決了這一教學窘境。
三、“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齊抓共管,提升教師能力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小學同步音樂課堂集視覺聽覺于一體,小學生在運用互聯網中的音頻學習音樂的內涵以及表達方式,運用視頻中的體態律動感受到音樂的節奏與節拍等,在提升小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亦提升了同步課堂中的不同教師的教學緊迫感[2]。在此背景下,主講教師應當及時與線下的助教教師進行同步備課,統一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思路,并且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及時對班級中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及時溝通與同步,引導主講教師能夠深入掌握不同班級學生群體的個性化特點,最終創設出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特點的教學方式。
(二)循序漸進,創建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貫徹與深入,當前小學各學科的教學目標都是通過學科內理論知識的傳輸,進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3]。因此,在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創設過程中,教師亦應當深入貫徹該種教學理念,抓住目標教學群體在認知水平上的薄弱性,在開展課程設計過程中,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并且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設計多個層次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創設梯度式教學,在教授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時,能夠從音樂要素中音樂節拍、作品節奏、音樂表達力度、作品演唱速度、音樂作品的主旋律以及具體音樂結構等,引導小學生群體能夠逐一感知,并且在引導小學生開展音樂作品學習過程中,能夠在每個不同音樂樂理的教學過程中,都有一個良好的過渡,使每個學習模塊之間能夠環環相扣,最終引導小學生群體能夠抓住音樂作品的學習重點,進而使其能夠深入掌握音樂學科的主要知識。并通過循序漸進的音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能夠自主探索音樂作品,創造音樂作品。
(三)融入底蘊,樹立文化自信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時代的音樂創造形式以及表現形式亦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性。小學音樂教師通過開展科學合理的音樂教學,可有效培養小學生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并有效培養小學生自身對文化的理解層次,進而使其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在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構建中,教師可利用當地獨特的民族音樂文化,幫助其他地域的小學生樹立正向的文化自信。因此,教師應當及時對當地特有的民族音樂進行深入理解與剖析,并且以當地民族音樂作為教學基礎,創設校本化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4]。并通過小學音樂同步課堂,引導線上線下的小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當地不同時間階段內的不同層次以及不同表現手法的民族音樂作品,使其能夠深刻地了解與掌握家鄉音樂蘊含的豐富的內涵以及民族文化。并且在音樂作品的學習過程中,應當及時引導線上線下的小學生能夠通過當地文化環境的特點,來感知不同的音樂作品,進而提升小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層次,使其能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作品帶來的情感表達以及豐富的活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小學同步音樂課堂的構建是當前時代的必然的發展趨勢,通過小學同步音樂課堂,可以讓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小學生群體感受到不同形式、豐富多彩的線上音樂教學課堂。因此,相關教學人員應當及時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為小學群體打造全新的小學音樂同步課堂。
參考文獻:
[1]邱蓮芳.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音樂同步課堂的探究[J].北方音樂,2020, No.400(16):209-210.
[2]蘇揚.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音樂信息化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 v.22(22):207-208.
[3]王永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小學音樂信息化教育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6(035):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