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祥
摘要:由于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社會也急需一大批高素質人才。而高中政治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有這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中政治的也面臨著改革,并且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出政治教學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作為出發點,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政治課堂貼近生活化就需要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將課堂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時運用政治的思維去解決當前所處的困境。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54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成為了必然的的趨勢。政治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將原來的以老師的講解知識點為主體逐漸轉為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主體。因此,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也就成了當前老師教學中需要考慮的重難點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意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生動形象的融合到生活實例中去。爭取達到將知識點講解做到“從學生實際生活中來,運用到學生生活實際中去”的教學效果。
1將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1.1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教學改革的需要。
政治,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國家經濟、政治實力的表現,而如今的高中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更加有責任去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由于高中生的時間比較緊張,每天沒有什么時間去觀看新聞聯播等這種與國家政治相關的節目,只能通過老師發的資料去了解,但都不是當時發生的事件。而政治課堂生活化就可以將政治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能讓學生更及時的去了解當前所發生的事件并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
1.2政治生活教學化是改變政治教學現狀的必要選擇。
現在使用的政治教材還是處于比較老舊的狀態,而教學方式也沒有太大改變知識將課本知識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學生為了考試也只能接受沒有其他選擇,這種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將政治課堂生活化是改變政治教學現狀的必然選擇
2政治教學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2.1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模式過于古板。
教師將自己放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起著主導學生的作用。雖然老師對于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有著關鍵的作用但不是決定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將自己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而對于少部分教學水平不高的老師來說就應當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2.2學生的對于學習政治的盲目性。
政治學科和其他學科不一樣,政治教材都是隨著當時社會發生的焦點事件所改變,是活的知識,不像地理一樣背背地圖記記公式就可以,政治是一門較為敏感的學科,因此有的學生在學習政治時不敢隨意發表自己觀點,不敢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只能按照老師給的答題模板回答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思想就受到了限制,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學習政治的興趣。
3針對政治教學課堂生活化提出的有效解決策略。
3.1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學好政治興趣是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讓學生主動學習政治,而不是在老師的逼迫下學習。所以老師要選取有意思的生活案例與知識點相結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政治的興趣。
舉個例子:在講解《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將唯物與唯心的概念向學生講解清楚。把班里的同學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陣營,讓兩邊的學生以辯論的形式去解釋這個世界到底是由物質組成的的還是由意識組成的。并列舉并證明堅持這種觀點的事件理由。最后在老師的幫助下讓學生得到最終的結果,這樣不但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3.2拓展生活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所謂生活化教學的主要載體就是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所以當老師不被教材內容所框住才有可能實現生活化課堂教學。老師要把學生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政治內容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實際的生活例子向學生講解政治知識,讓學生加深印象。
舉個例子:在講解《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課時,讓來自農村的學生走進換屆選舉大會履行選舉權的同時去感受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讓來自城市里的學生走進社區行使自己的權利,并分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對這種選舉的看法。這樣既加強了思想教育的現實感,也加強了知識點的說服力。
結語
總而言之,將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是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的,它不但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無論是從老師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都是利大于弊的。與此同時這種將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也使老師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能凸顯高中的特色教學,所以堅持將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正確的。
參考文獻
[1]黃偉榮.探討高中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策略及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學文摘,2013(93).
[2]丁月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含義及策略[J].中華少年,2013(15).
云南省西疇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