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閱讀與寫作互動教學策略,主要是指教師應該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相互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實現(xiàn)兩者共同進步。它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弊端,可以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能夠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诖?,本篇文章對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互動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47
引言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在不同教學內容上存在嚴重的獨立性,讀與寫之間缺乏應有的關聯(lián),片面?zhèn)戎刈x或寫的教學方法及理念使得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狀況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小學教師在教學目標及教學理念上對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過于側重占了很大比重。寫作本身具有重視積累的特質,且以靈感為寫作源泉,因此小學階段的讀寫教學應實現(xiàn)讀與寫相結合,從而確保學生重視閱讀過程中的積累,并在寫作中體現(xiàn)出積累的內容,這才是提升學生讀寫能力及語言應用能力的關鍵。
一、借助文章閱讀,激發(fā)寫作靈感
閱讀知識教學在小學語文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整個語文學習體系中必須要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增加自身詞匯儲存量,進而有效地提升自身對于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鍛煉自身借助語言文字表達個人感情和見解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拓寬學生認知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促使學生的文章寫作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知識教育的初始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能夠促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到社會的發(fā)展過程和未來發(fā)展趨勢。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懂得想要獲取和豐富自身知識儲存量的途徑,只有通過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提升自身理解能力,從而激發(fā)自身寫作靈感,提升文章寫作水平。
二、運用對比閱讀提高寫作能力
對比閱讀訓練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廣泛,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形式,主要就是將不同主題,但是寫作手法相同的文章進行整合,把同一文體的兩篇或者兩篇以上的文章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在選材、立意以及描寫方式上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思維能力。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落花生》一課為例,這是一篇運用借物喻人的文章,用“落花生”來比喻人的品格。教師要教導學生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精神。課前老師可以多搜集一些同樣采取這種寫作方式的文章,像《桃花心木》《桂花雨》《水仙花》等,讓學生進行閱讀,并歸納出文中是用哪些事物比喻哪種人的。在課堂上老師要善于設置懸念,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作者借落花生來比喻哪一類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具備落花生的品質?”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將花生的品格與為人處世的道理聯(lián)系在一起,體會作者的真正意圖。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豐富讀寫結合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的使用能力是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因此學生應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獲得重要的能力?;诤诵乃仞B(yǎng),使用語言的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容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句,寫出獨特風格的文章。例如,在《綠》這篇課文中多次出現(xiàn)各種場景下的綠,這時,我們可以靈活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寫以“綠色”為主題的文章。又如在《“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作一個有趣但又符合課堂的劇本,并在課堂上表演,以此充分發(fā)掘學生對于語言和思維的運用能力,這種臨時發(fā)揮還能提升學生語言和創(chuàng)造力的運用。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利用一些特殊結構的詞來進行寫作,如“上躥下跳”等,有益于提高學生對其語言熟練運用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
四、將寫作作為載體,傳達自身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寫作課程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生文章的寫作水平可以讓他人直觀地了解到這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水平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學生多布置文章寫作任務,使學生懂得只有在不斷的寫作訓練中,才能達到提升自身組織語言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多鼓勵和贊揚學生,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寫作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文章寫作的意識。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完語文教材中某篇課文后要求學生發(fā)揮自身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仿寫,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課文中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悟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和思想感情,鍛煉自身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將自身生活經(jīng)驗融入在文章創(chuàng)作中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到靈感,使得寫作作品更加生動形象,內容更加豐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思維邏輯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未來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形式,使閱讀和寫作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婉芳.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相融合的教學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9(09):10.
[2]洪真真.解析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19(33):88-89.
[3]張晶.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0):262-263.
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qū)通泉大龍井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