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
摘要: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其課堂教學效果上。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師課堂教學工作中必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所以現在教育工作者的重點研究就是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并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等的改變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對于在未來如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出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師能力;策略研究
教師在利用其教學理論知識進行教學任務時的一種特殊教學能力,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能力表現,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也是其教學能力結構中的核心。關于在未來學校如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的問題是一個見智見仁的難題。本文將從三個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時的能力表現、課堂教學中主體的問題探究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來探討如何提高未來學校的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這不僅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教師課堂教學時的能力表現
1.1立足現代理性主義,構思清晰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構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清晰明了的具體教學目標,則會導致教學秩序的混亂,教學目的的失敗。在我國初中教育的教學目標一直存在著重書本知識,輕實踐能力的問題。課程標準不僅重視知識技能、同時注重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現代的理性主義則不同,它很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融入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并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具體到每個階段學生應該養成什么樣的實踐技能。依據現代理性主義的教學目標就使得課堂教學有了可見可行的特質。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課本中對《力》這一節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寫出具體的教學目標,可以提出兩個教學目標。例如,一個緊扣課本知識進行學習,一個注重實踐能力的養成。讓學生通過利用具體的物體來探究這一力的問題。
1.2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生正處于對知識的需求旺盛期,他們渴望學習新知識,在現代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新的知識,這些獲得知識的渠道豐富多樣。在這樣的對比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顯得單調無趣,枯燥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根據學生本身的性格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創設適合的教學學習情境。特別是增加初中生喜歡的教學環節比如說課外試驗、案例分析等方法,讓初中生沉浸在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課本中《摩擦力》的學習中教師應該舉例身邊具體發生的例子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學習學習物理知識,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體現面向全體學生、教育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理念。
二、明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
2.1加強對學生的深入研究
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中的關鍵一步就是加深對初中生的特點與需求了解。在課堂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最初學習狀態,就是要掌握學生的現有的知識與能力。也可以稱作學生的能力起點,它對教學起點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能力起點才可以設計與構思出對應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檢測、課中提問、課下作業這些方法來掌握學生的能力起點。通過學生對一些事件的觀念表達、行為動作和語言文字的觀察來加深對學生起點能力的了解。并根據所掌握的信息來調節教學節奏改進教學方案轉變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2教師加強自身的能力提升
教師對自我的能力提升包括對自身思想道德品質、心靈素質建設、性格愛好特長的準確把握。因為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同一個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實施會產生不一樣的課堂效果。教師應多與學生交流,了解自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優勢與不足。在進行課堂教學工作時做到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調動課堂氣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在課堂上還應注意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不停的主動對自身進行檢查、控制、調節。這一過程包括了教師應了解自身在進行教學任務時的儀容儀表、教學語言、教學狀態和對情緒的調節與自我控制能力。特別是對情緒的控制,教師應時刻謹記教師的身份,禁止對學生的言論作出過激的反應,保持冷靜,克制自我。在課堂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合理安排自身的情緒,還要避免學生的想法對自己的干預。不然與學生發生了沖突會影響教育效果。
三、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
3.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上課,是教師和學生的合作,這種合作的成功與否與師生關系的和諧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說良性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依據合作教育理論來建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協作能力。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只是師生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合作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還有就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希望與教師建立一種朋友似的平等關系。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的教學活動中,學習摩擦力時,在分析輪滑組運用時,教師不注意將摩擦力的示意圖畫錯了,在這時即使是教師手誤并改正過來了,學生也會認為教師錯了我也可以錯,在這時教師應該活躍一下氣氛。比如說老師也是人不是神,也會有錯誤。而且老師的記憶不能和你們比了,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成為超越神的存在,在日后的問題中注意不要犯錯。活躍課堂氛圍,形成師生平等的課堂關系。
3.2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積極建設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教學活動中進行師生之間的交往、交流與對話。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提倡小組教學,合作探究,互相協作、共同提高,發揚民主積極自主的教學模式,營造風趣和諧的教學氛圍。利用提問、游戲和互動對話等方式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中。但這種完整的互動體系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挑戰,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和組織來實現這種教學互動氛圍的形成。
結束語
總體來說,對于課堂教學的研究任重道遠,能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多種多樣,教材、教師、學生都會成為其影響因素。未來學校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進行不斷的探究與實踐,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案研究。并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結構,在未來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振天.關于大學理念的再思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 (5):28- 35.
[2]許高厚.施錚.課堂教學技藝[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德惠市第十四中學 吉林 德惠 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