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輝 魏香林 王益民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對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來說,在實踐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實踐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發展起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機械設計基礎專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學中,必須要加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的教學改革工作,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引言: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機械相關專業學生來說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開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包括機械制圖、材料力學等,為后續專業課程的開展提供可靠保障,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1]。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理論能力,同時需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說,在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要提升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的重視,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
一、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課時較少
在目前開展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實驗教學的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課時支撐。盡管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工作已經得到了有效開展,但是對于諸多教師來說,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方面,并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實踐課[2]。在當前的實踐教學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參觀實驗,或者是在固定的條條框框中,讓學生機械式的進行實驗操作,很難從中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影響了學生機械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在諸多高職院校當中,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一周只做一個簡單的二級變速器,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很難高質量的完成相關任務,無法對實踐能力進行鍛煉,影響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
(二)實踐教學條件有限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學科發展以及經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的教學條件有限,投入不足,使得學生很難在完善的教學環境下參與實踐教學活動,影響了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提升。在實踐教學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許多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受到了影響,不愿意開展實踐教學,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理論知識教授方面,學生只需要通過理論考試,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3]。除此之外,從目前的實踐教學活動來看,整體的內容比較單一,無法對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進行全面覆蓋,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憑借抽象化的理論,進行自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難度大大提升,影響了學習興趣的提升,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較低,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改革措施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在開展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落實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對行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保證本校的教學工作能夠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在形成明確教學目標以后,可以實現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為社會發展輸送具有創新精神、基礎知識扎實以及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4]。就當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工作來說,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學生的實踐能力、工程意識以及創新能力等,保證各項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總體來說,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能夠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形成一個正確的規劃,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二)加強創新設計融入
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課程設計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需要在進行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獨立解決。與此同時,需要重視學生應用圖冊、手冊等技術資料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以后的畢業設計打下良好基礎。在開展課程設計的時候,需要將創新設計融入其中,積極的應用多媒體課程培養學生裝配圖繪制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在為學生演示減速器裝備過程以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裝拆減速器實驗,實現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提升。在以往傳統的課程設計中,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基本設計能力的培養,在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這就需要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創新設計融入其中。比如在減速器設計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課題設計,要求學生進行創新,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實現自身創新思維的培養,改善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總結學習經驗,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同時采用各種有效的措施,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實踐教學改革工作,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愛華, 張洪麗, 管志光. 混合式課程教學中的互動環節探討——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2):5-6.
[2] 張磊. 高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理論教學研究——評《機械設計課程設計》[J]. 機械設計, 2019, v.36;No.361(11):153-153.
[3] 段紅燕, 劉洪芹, 李朝暉,等. 淺析"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以機器創意設計大賽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45):142-143.
[4] 韓麗杰.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 黑龍江科學, 2020, 011(009):86-87.
作者簡介:王穎輝 1984年10月,別女,漢,遼寧省,研究生,講師, 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制造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 廣東 東莞 52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