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長茂
摘要:在我國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標準,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數學教師應當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合作學習作為一個全新的教學形式,在如今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得到了普遍運用。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對合作學習模式于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應用分析
引言
近幾年以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使得以往的課堂教學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教學的實際需求,人們越發重視起學生們多接受到的教育,因此教育領域對教學形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標準,合作學習形式應運而生,成為了如今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不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運用合作學習形式展開數學教學的真正意義
針對以往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來講,其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枯燥,從而造成總體的課堂環境較為沉悶,學生身處于這種環境中,無法充分激發出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而在如今新課程改革越發深入的環境下,只有數學教師擺脫以往應試教育對自身教學所帶來的影響,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積極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方式,讓班級學生可以快速參加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海洋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是如今初中階段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新形式,在協助中學生學習有關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們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們對于團隊的概念。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展開課堂教學進程中,學生與學生在互相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使得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與此同時,在運用合作學習形式展開數學教學過程中,還能夠讓學生們有效擺脫了以往課堂教學的枯燥氛圍,激發出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協助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展開充分理解。由此可知,將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具備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運用合作學習形式展開數學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科學、合理的展開小組劃分
數學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展開課堂教學進程中,小組成員的劃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工作。唯有數學教師把班級學生展開科學、合理的人員劃分,才可以真正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所具有的優勢,進而讓學生們在展開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取到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4到6名學生作為一個學習小組最為合適,數學教師在展開小組成員劃分過程中,應當最大程度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存有的差異性,創建一個最合適的數學學習小組,再來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以“組間同質”和“組內異質”形式來講,組間同質主要指的是班級內所有學習小組的整體水平相同,確保各個學習小組間可以展開公平、合理的競爭。而組內異質則是指數學教師需要依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性格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創建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學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與小組成員一同展開數學基礎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在這種數學學習小組之中,應當最大程度體現出學生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同時還應當讓學生成績較好的學生帶領學生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習,確保數學小組內各個小組成員間真正實現互補,讓班級中的每名學生都能夠積極自主的參加到數學合作學習之中。通過這種小組成員的劃分,可以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有效互補,進而更好地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真正實現高效學習。
(二)延伸合作學習內容
數學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展開課堂教學進程中,在對學生們講授數學概念、習題解答技巧等基本數學知識進程中,需要高度重視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進行緊密的聯系,幫助班級學生可以最大程度理解與掌握有關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以人教版九年級數學教材為例,數學教師在對學生們講授《一元二次方程》這節數學知識過程中,應該在課堂教學時科學、合理的增加對于數學習題的講授,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對這些知識展開學習時,最大程度理解數學原理。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進程中為學生們設計幾道有關的數學習題,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來對這些數學習題展開正確的解答,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實際的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讓中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展開知識的學習,從而真正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
(三)制定考評機制,鼓勵學生進步
數學教師運用小組合作教學形式展開課堂教學,應當創建一套較為完善的考評機制,以此來鼓勵學生們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得到真正進步。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考評形式,來對學生展開合理評價。
第一,組內自評,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相互評價,比如,數學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后時間搜集數學資料時,學生是否搜集到完整的數學資料,在具體學生過程中能否有有效方式對其進行改善等,都可以作為組內自評的內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可以成為數學教師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
第二,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學生們通過對其它學習小組學習過程展開觀察,接下來對其他小組成員的學習與分工展開科學、合理的評價,如此有益于學生們找出其他學習小組所具有的優勢,進而改正自己學習小組存有的不足,這對數學教師展開綜合評價也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第三,教師綜合性評價。比如,數學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完一節數學課程內容之后,數學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引導學生們展開課堂習題測試。通過習題測試,一方面能夠協助數學教師充分掌握每名學生對于本節知識學習的實際情況,而且數學教師還應當記錄下學生們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并且和學生之間展開密切的溝通與交流,找出出現錯誤的具體原因,確保學生可以充分掌握與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展開課堂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展開充分的掌握。因此,數學教師在應用合作教學形式時,應當充分體現出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對小組成員展開科學、合理的劃分,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邵超.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1):106.
[2]漢景林.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56.
[3]王興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7):168.
[4]厲妹妹.試析“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48):72-73.
[5]緱錦鋒.“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