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敏
【摘要】本文主要從思維可視化工具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研究進行闡述說明。道德與法治是德育的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內容,因此保證學生的思維發展十分的重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應當充分的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工具,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小學;道德與法治,品質培養
引言:思維是大腦對客觀現實間接或者直接所產生的概念形式,所反映的內容就是事物本質與事物之間的發展規律。在傳統的教學發展當中所注重的都是教師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將時間與經歷都放在了對知識的感知記憶層面當中,從而忽視了學生背后的思維發展。思維可視化技術的運用更加注重思維層面的發展,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可以感受學習所帶來的興趣,促進知識的掌握。
一、思維可視化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意義
主題閱讀就是在一定有關聯的材料當中保證學生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學習,從而保證學生在閱讀與對話當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經驗。在我國的基礎性教育當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已經充分的認識到思維可視化工具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當前的教學中應當將思維能力與學科之間相互結合,從而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對學生展開方位的教學,使學生可以對文章的知識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梳理與總結等等。我國教育學家在研究“思維導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展”中研究表明,思維導圖的運用可有促進學生學習之間的有效互動,并且充分結合圖文并茂的技巧,促進學生的大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進而調動學生左右腦的協調功能,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在知識的記憶中更加輕松,促進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胡衛平在“科學概念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中指出將觀察與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感知能力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全方位的加工,進而形成良好的科學概念,思維加工就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主要工具;排除思維障礙是正確掌握概念、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有鑒于此,我們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學習思維障礙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二、思維可視化工具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研究
(一)思維可視化教學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當中,所學習的內容都相對復雜,并且在每節課程的學習當中都包含了價值觀、情感以及知識三方面的內容,教師只有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對教師的備課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其他的學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如果教師不具備正確的教學方式很容易在教學當中出現與實際抽離的現象,忽略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本質。思維可視化模式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難題,使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將內容呈現到學生面前,拓展內在之間的聯系,使教學一直按照所講授的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運用在教師的備課當中可以掌握教材的整體性,運用思維導圖,羅列出整本書所講的單元內容,從而找到其中內在的關聯性,每個單元進行劃分,使學生可以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例如在講解《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的過程中,文章的內容主要包含了三個單元,主要的內容就是我們當地的風俗、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家鄉的喜與憂。書中的編排就是讓學生通過認識家鄉的大環境以及讓學生可以傳承與學習家鄉文化。因此教師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保證授課的思路更加的清晰,這樣教學的目標也更加的側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遵循相關的邏輯思路。不僅如此,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實現單元教學法,在單元當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思考,進行小組交流,使學生可以掌握大單元的內容,促進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發展。
(二)思維可視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思維可視化教學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教”主要包含了:課前階段運用這套技術進行資料的處理、教學設計以及作業設計等等;在課中教師運用思維可視化可以促進教學品質的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主要包含了:在課前學生運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在課中學生運用思維可視化進行課堂筆記的金雞路‘在課后,學生運用思維可視化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的復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在主題閱讀學習中,根據不同的主題內容,選擇不同的思維工具,努力建立一種不再是單一的閱讀方式,而是引導學生體驗、思考、創造個人知識過程的深度閱讀;在主題閱讀學習中,對學生不同類型的思維可視化作品進行收集和整理,通過大量案例的比較和研究,使思維可視化工具的應用更加實用,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實例,進一步促進思維可視化工具在主題閱讀學習中的應用。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就是通過思維可視化工具引導學生閱讀,增強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提高思維品質。改變傳統教學中只是教師評價學生的課堂評價體系,在思維可視化工具的支持下,實現學生對學習內容、自己的學習狀況、教師的教學進行評析、省思、反饋,讓學生學會從評價中改進自己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基礎教育領域,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是也存在著一些誤區,就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多地是停留在低級思維能力的培養上,缺乏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因此,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我們將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開展主題閱讀與評價策略、思維可視化工具的評價體系上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交流分享,并以思維可視化工具的形式表征,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郁曉華,肖敏,王美玲,陳妍.基于可視化編程的計算思維培養模式研究——兼論信息技術課堂中計算思維的培養[J].遠程教育雜志,2017,35(06):12-20.
[2]尹晗,張際平.思維可視化視角下的未來課堂架構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6,35(02):106-112.
[3]戴俊凱.思維可視化工具支持下的高級思維能力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5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