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濱 王新珍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生理機能及身心發展規律,也是傳授運動技能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合理的將游戲運用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健康生長發育,同時讓體育項目變的生動有趣,能夠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的精神,促進體育課堂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規律
前言:
體育游戲是借助游戲內容結合體育訓練項目開展的一種教育性活動,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小學體育中,游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內容深受學生所喜愛。同時,體育游戲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鍛煉學生思維,還可以促進學生融入集體、團結協作,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一、分階段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
學生對體育知識由簡單到復雜的掌握,對動作技術由直觀到具體的理解,對體育整體概念由低級到高級的解析,都是按照人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進行的。現對小學生按低、中、高年級分階段進行游戲教學探討,以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
(一)小學低年級階段: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感知是認識過程的感性階段,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體育游戲場地的布置要簡單明了,器材與標志物要顏色鮮明。游戲內容一般較為簡單,多以模仿性為主,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看誰拍球拍的多”等。教師盡量用生動的話語及完整的示范,來讓學生明白游戲規則,進而全身心的投入游戲中。
(二)小學中年級階段:此時的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有一些體育活動經驗,能更多的掌握運動方法與技能。在游戲的選擇方面,更注重組織性和紀律性,如“滾鐵環接力”、“沙包奪分”、“二人三足接力”等,在游戲過程中要體現出團隊合作的精神。教師要負責傳達好動作規范和要領,先練習,后比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三)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認知更趨近于抽象化發展,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高,身體素質與協調性也相對較強。他們已經具備了系統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能力,也已經能熟練掌握各種運動技能。在此階段,要組織彼此合作配合、層次多變、對抗性強的游戲。如“喊數抱團”,教師先將男女分組后各站在籃球場兩個半場內,然后兩組學生沿圈慢跑,當教師喊出一個數字如“4”時(數字可做變動),學生迅速就近原則4人一組抱團,鍛煉學生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和短跑起步爆發能力。
二、分步驟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生理機能規律
學生的生理機能變化是有規律的,從體育課的過程來看,呈現出“上升—穩定—下降”的趨勢,相應的,體育課也分為準備、過程、結束三個部分。而體育課游戲教學環節,須遵守人體機能變化規律,這樣分步驟的教學方式,才能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健康發展。
在準備部分,教師可組織學習進行報數或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戲,可以讓學習快速進入興奮的狀態,使身體各項技能做好充分準備。如“拉繩比賽”、“聽數報團”、“跳山羊”等。
在過程部分,為了使學生機體能力提高到較高水平,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教師應根據課程目標、學生特點,選擇為達到鍛煉身體某部分活動能力或為提高某項運動技能的游戲,如“環形蛙跳接力”,教師先設置好跳道,然后進行接力比賽,這在增強了學生腿部肌肉力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結束部分,應逐漸將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過渡到平穩狀態,主要進行肌肉的放松運動,讓學生從心里、生理上逐漸安靜下來。此時,應選擇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器材看誰歸的快”、“指鼻子”、同伴間相互做放松活動等,意在讓學生保留在歡樂的氣氛中,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中。
三、依個體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體育游戲內容安排的對象是小學生,所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要遵循不同年齡、性別的學生的身心特點,更符合他們的接受能力及身體狀況,這樣才能使學生身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體育游戲教學要符合學生某一年齡段身心發展的一般水平,更要因材施教,以符合學生個體身心發展水平。
提到身心發展,即理解為身體和心理雙向發展,其中身體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方面。身體形態很好理解,教師要根據小學生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特點,應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身體機能既包括小學生各組織、器官、系統的發育,也包括呼吸、代謝、造血、消化、內分泌、循環、神經等各項生理機能的發育狀況。身體素質是一般體育運動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小學生這一身體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利用體育游戲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動量要適度,不要過度勞累,也不要點到為止。多做一些適于小學生身體各方面協調發展的小游戲,如“花式呼啦圈”,呼啦圈不止可以利用腰部力量轉動,還可以用手腕、胳膊、膝蓋、腳踝等全方位運動,讓同學們探索呼啦圈還有沒有其他的用法。這既能充分調動起同學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又讓身體得到更全面的鍛煉。
重視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也要分階段,如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轉移,情緒穩定性較差,常需要外界督促與檢查才能完成任務。教師在為低年級學生進行體育游戲教學時,要采用活潑有趣、形象生動的內容去讓學生興致勃勃的參與游戲,其中創設游戲情境深受學生喜歡??梢宰寣W生去扮演各種角色,如“小青蛙跳荷葉”,用呼啦圈在一定區域內擺成荷葉,讓每個學生扮演小青蛙,也可以用接力的方式進行。像這樣用富于情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發揮體育游戲教學的時效性。
小學中、高階段的學生隨著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他們的游戲教學應由輕松的玩耍過渡到激烈的競爭及合作意識的增強。不論學生在哪個階段的體育學習,都要從遵循符合他們身心發展的角度去考量,實現對學生的個體體能的訓練。
結論:
總之,適當的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體育游戲,對于完成教學訓練任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游戲不僅使學生養成努力奮進、積極向上的品格,還能讓學生學會溝通,形成集體意識及團隊觀念。教師要不斷深入研究其教學方法,使體育游戲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發揮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總結:
[1]董玉金.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新一代,2021,25(3):283.
[2]廖友.淺談小學體育的游戲教學[J].魅力中國,2021(2):53.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南苑學校 261041
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北海學校 26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