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阿吉
摘要:普通話是我國的法定語言,普通話教學有助于普通話的推廣和使用,普通話教學應從小學階段入手,而小學語文則承擔著普通話教學的重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普通話教學,采用科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準確發音,能夠靈活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普通話教學現狀,并就普通話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普通話;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18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而普通話作為我國的法定語言,在人與人之間交流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使得普通話教學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只有掌握普通話這一標準語言,才能實現人們之間的有效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作用和優勢,積極開展普通話教學,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一、小學語文普通話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對普通話教學的重視
目前,部分教師缺乏推廣與普及普通話的意識,在語文教學中不注重普通話教學。認為普通話不在考試范圍之內,因此教學中很少涉及到普通話方面的內容。甚至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使用普通話教學,轉而采用方言教學,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更“接地氣”。這無疑會給普通話教學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再加之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良好的普通話環境,使得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受方言影響嚴重
方言在地方有著較高的使用頻率,學生在方言環境中生活,對方言接觸最多,會導致學生形成固定的方言使用習慣,他們更加喜歡運用方言進行交流,更加習慣于方言的發音。這會給普通話教學帶來更大的挑戰,有的學生會因自身普通話發音不準而遭到嘲笑,而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使其更加不愿意應用普通話交流,同時也會對普通話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除此之外,學生在方言環境下生活與學習,除了教師授課采用普通話之外,很少有機會應用到普通話,這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
二、小學語文普通話教學策略
(一)制定普通話推動的長期規劃
政府部門應制定針對學校推廣普及普通話的長期規劃,對老師進行提升培訓,對學校的普通話教學做出明確要求,尤其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做出明確要求,保障普通話教學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做出要求,制定針對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考評機制,普通話等級證書,不能終生制。隔年或三年進行重新評定等級。只有教師的普通話水平符合標準要求才能上崗任教。作為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普通話水平,為普通話教學奠定基礎。
(二)營造普通話教學氛圍
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普通話教學效果的提升,一方面學校應在校園中營造出良好的普通話教學氛圍,另一方面教師應在班級中營造出良好的普通話教學氛圍。在學校方面,可以加強針對普通話方面的宣傳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學習普通話。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朗誦比賽,講故事大賽等,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普通話和應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和表達。在教師方面,應將普通話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各個環節之中,使普通話教學成為常態。例如,在上課之初,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課文范讀的音頻資料,并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跟讀。范讀的發音更加標準,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發音與范讀發音相對照,進而糾正自己發音不準的地方。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或者分段落的朗讀,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三)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于學生處于方言環境之中,因此普遍對普通話學習缺乏興趣,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得興趣。首先,教師要堅持普通話教學,并通過規范、標準以及簡練的普通話為學生做出示范和榜樣,引導學生向老師學習。其次,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具有感染力,并且要做到生動形象,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普通話產生興趣。最后,教師要向學生強調普通話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轉變觀念,加強對普通話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舉例說明:“某人來到杭州旅行,但是他的普通話不標準,他想去西湖,于是便向當地人打聽‘這里去西湖有多遠?’結果當地人將這句話聽成了‘這里娶媳婦要多少錢?’”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小例子,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明白普通話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基礎,如果普通話不標準,很容易在交流過程中產生誤會,甚至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無法正常交流。在學生產生正確認識后,便會更加積極認真的對待普通話學習。
結束語
普通話是我國的法定語言,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通用語言,是人們順利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普通話的推廣與普及具有重要的積極。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肩負著普通話教學的重任,教師充分認識到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意義,不斷完善普通話教學模式,提升普通話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社民. 邊遠地區小學語文課堂中普通話教學的現狀和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03):118.
[2]王穎,吳瑞鳳,杜玉英,曹永范. 少數民族學生物理化學教學方法的探索[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5):76-77.
四川雷波縣教育體育和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