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摘要】本文主要從中職電氣課程教學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模式進行闡述說明。隨著當前我國制造業與服務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對電氣技工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大部分的中職企業每年在向企業引進畢業生的時候,較多的企業終是抱怨中職院校的畢業生不能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中職院校在進行電氣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多個層面出發,進行教學,還可以進行校企合作,從而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中職;電氣課程;校企合作;結合發展
引言:當前中職院校作為面向企業人才發展的主要基地,應當積極的創新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進行電子課程教學的時候應當將企業的理念融入到教學當中,進行多方位的全面思考,并且職業院校的定位還應當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主,促進課程與企業崗位的而相互結合發展,使學生可以具備解決企業問題的能力,滿足技工人才發展的需求,從而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良好發展。
一、中職電氣課程教學人才培養目標
(一)促進專業人才的發展。當前電氣發展的情況可以看出,該專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并且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發展也越來越多。在當前新時代改革發展的背景下,電氣應當積極的創新發展思路,結合專業技術性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如此,還應當讓學生對這個專業進行全面的認知,充分的認識到行業發展以及自能力的培養。并且在電氣教學當中還應當以學生的就業指導進行定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使學生對電氣專業具有全面的認識,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在近幾年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對電氣行業的發展也提出了全新的需求,隨之而來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社會發展的情況傳輸社會信息,使學生了解行業發展的趨勢,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也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市場調查,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對電氣自動化行業的發展進行全方位的了解。
(二)技能與知識的相互結合。當前新科技的發展已經加快了步伐,對于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需求也逐漸增高,這里的復合型所指的就是知識體系的復合。例如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不光需要具備信息技術的知識,同時還應當對數據進行分析管理,全方位的了解知識,這樣一來才可以保證對工作當中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并得出最終的結論。因此,人才是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在工作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將知識與技術進行結合。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傳統理論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較大的減少,主要面臨的就是對既擁有理論又擁有技術人才需求,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創新的發展。
二、中職電氣課程教學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模式
(一)課程評價應當與企業緊密結合。教師應當指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有效做好監督工作,從而保證工作內容可以得到順利的發展。除此之外,職業院校還應當將電氣專業教學作為教師評價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評教當中,培養出更多社會發展的實用型人才。同時學校還應當創建更多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課程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在新課程的發展下,還應當突破傳統課程的局限性,進行積極創新,理清課程之間的關系,并且完善專業指導方向的設置,促進教學實踐的教學比重,使課程設置得到優化的發展,保證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以及系統性的發展。課程評價所指的就是應當積極發揮出對教師和學生的引導以及調節的作用,課程評價并不只是局限于考試成績以及考證等級當中,更重要的還是應當與企業結合發展,并保證企業也可以進入到對課程的引導以及調節當中,評價的對象不只局限于教師、校領導以及企業員工,領導也是評價發展的主體,同時評價的形式也不能在學生畢業的時候就告終,應當追隨到學生之后在企業的職場表現上。如果學生在進入到職場之后,發現自身的能力并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就應當實行“召回制”,所指的就是重新回到學校進行培訓。這就是讓企業實現了對課程評價的作用,促進學校與其企業的互動性發展,從而使學生自身的能力更好的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二)校企合作,企業負責導學。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企業合作都是已學校為主,因為學校包括了招生、教學、就業等工作;企業像是配合學校地位,也像是實訓基地和實訓資源的供應商。表面上來看兩者相符合,但深入了解發現問題在于學校更重視教育,企業關注的則是學生的就業而不是職業生涯,二者從根本上不相同。但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主要都集中在保障學生的職業教育的質量,并沒有實際的培養。考核過程中,沒有讓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進行同步的調整,導致學生的技能考核比較低,同時可能會影響學生職業技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會產生自己在一個特殊班級的心理,雖然日常學習有企業產于,但他們并沒有明確的認識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的路徑,不明白為什么學習,以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學習的路徑是什么。所以,市場營銷慢慢嘗試轉移部分職能,由企業進行導學。
(三)學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由于現在的學生一直都是接受一些傳統模式的教育方式,學習的方式也延續著傳統模式的色彩,同時對學生的生涯規劃也有著傳統觀念的影響,所以說就業期望與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對學生對企業不夠了解,就會導致在實踐中出現空白,帶著這些觀念進入學校,慢慢發現其中的不同點在去規劃屬于自己的就業計劃可能為時已晚。因此,學校就應當對學生進行入學前期的教育,這不是簡單的不同教育,而是進行介紹,重點在于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快速的了解學徒制,做好心理準備,在此方式在再來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會避免因為不了解導致的失誤,從而耽誤學業和就業。具體相應的做法是,輔導員可以先觀察學生的個性和興趣,通過個性和興趣來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在通過個性和興趣來制定出符合現代學徒制教育的職業生涯規劃。
結束語:總而言之,職業院校應當定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體系,從而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職業生涯全面發展是當前中職電氣課程的主要目標。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發展,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是當前職業院校教師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并且還應當將企業的需求融入到課程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王慧.基于企業需求探究中職電氣類教學改革分析[J].才智,2020(12):218-219.
[2]王蕊.中職電氣課程教學與企業需求匹配模式實踐[J].科技資訊,2020,18(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