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

【摘要】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環境,豐富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智能的全面發展。使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增強,,更加自信,從而促進心理健康,鍛煉和提高了學生們的社會活動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關鍵詞】社團活動;綜合素養;創造力
在德育實踐、思想道德教育中,校園社團無疑是結合學校特色創新形式載體、拓展課外育人的重要陣地。讓學生自身通過社團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情感、技能。
1、社團活動使學生體會生活美之情操
社團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在生活的審美意識更提高、更自由化。通常以學生的能力、興趣及生活為中心,讓學生自助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氛圍,讓學生以社團學習的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例如,迎合春節這個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陶冶學生們的不忘傳統的情操,剪紙社團組織學生舉辦春節主題教學活動,活動流程首先是從宣傳春節對人民的意義及重要性,給學生營造一種傳統節日重要的氛圍。接下來布置學生剪紙比賽,在傳統節日氛圍的渲染下,同學們積極參與比賽,收集素材,發揮想象力,用各種剪、貼、刻的方式,紛紛完成了精美的剪紙。當成果展示在校園當中時,仿佛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2、社團活動豐富教學模式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體驗式教學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在社團課堂教學中,老師用新穎教學方法,學的有趣,學的充實。
如在美術社團活動中,教師布置學生收集一次性紙盤,然后讓學生可以體驗用線描、水粉、紙藝、手工等方法進行創意制作,去設計作品,充分發揮社團活動育人特有的功能。
社團活動用多種豐富形式的滲透于育人活動中,學生們在體驗過程中,互相學習與交流彼此的知識和經驗,共同成長,幫助他們睜開發現發現生活美好、捕捉美的眼睛。
3、社團活動促進家長對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視
很多家長也許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認為其他活動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去學習,從而忽視了多姿多彩的課余生活對學生的重要性。社團活動則是家長、學校與學生一道溝通的橋梁。
例如,在攝影活動中,學生體驗學習攝影技術,學生學習如何選取拍攝角度,如何打造畫面構圖美感,然后挑選出優秀作品進行頒獎、展覽。此過程中,讓學生用體驗的方式去感受生活中的趣事,并且鍛煉了攝影技術、構圖技術,也學會把自己生活的樂趣與別人共享。
家長通過在與孩子一起體驗活動,就更重視社團對學生在內心教育的促進作用。
4、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表現力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不僅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還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創造,從而獲取新知識以及鍛煉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如在手工社團活動中,組織學生把中秋節過后剩下的廢舊月餅盒改造,進行加工和制作成各種精美的玩具、文具、工藝品等,既發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提高審美的能力。
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思考,更需要用自己的手設計,這樣更激發了學生創造的活力,促進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
將社團豐富的活動應用在校園中,一方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生們對于學習積極性高了,人生觀也會積極,讓自己成長為陽光、全面發展的青少年。
參考文獻:
[1]《創造力心理學》 俞國良 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實用主義大師杜威》 鄒鐵軍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