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霞
【摘要】數學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對學生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培養其邏輯思維和創新精神。而縱觀當前的初中數學現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并不如人意,對于學生數學能力提升也存在一定阻礙。因此,本文就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其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教育方式及手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重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核心素質作為現今社會綜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在初中教學階段是重要學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重視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建立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出發,探析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
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常用的教學方式是在學生之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同時在課堂上多為學生留下自主學習時間,讓他們能夠對教師所講知識有獨立消化的空間及能力[1]。教師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面對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進行內部討論,再由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進行解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把握教學進度,及時解答患者在本階段中的困惑,保證本階段知識充分掌握后,再開展下一階段的教學。例如,在教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讓學生通過繪畫直線與圓不同的位置,再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分析二者關系的大概類型,由教師從旁引導,在學生討論后,引出“相離”、“相交”、“相切”三個關系,并和學生一起總結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及判定方式,即可通過二者存在的公共交點進行判斷,若公共點有2個,則稱之為“相切”,有1個則稱之為“相交”,0個則稱之為“相離”。在課堂中增加課堂互動,可使學生在通過實際繪畫、小組討論過程中,帶動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此章節課程的認識。
二、合理借助教學工具
初中數學教學中圖像教學的占比較大,而對于圖像知識教師應深入領會教材安排的意義,并充分利用教學工具進行直觀的教學與講解。這樣,抽象的知識以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也對數形結合有了深入理解[2]。例如,在“相似三角形”教學中,繪制兩個不同的三角形△ABC與△DEF,讓學生觀察所繪制兩個相似三角形教具中的相似點與不同點,可讓學生利用直尺、量角器等進行親自操作測量,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引導,從而順其自然地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更感興趣,學習熱情更高,學習效果也更加顯著。
三、巧用現代信息技術
在數學教學中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能夠將死板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也更加充實了教學形式,能夠更加快速地找到教學中所需要的材料,根據課堂教學的教學知識要點,在網上查詢相應的圖片、視頻,或者利用Flash動畫進行教學演示,改變傳統課堂教師單一講解的枯燥無趣[3],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形象有趣的圖片視頻,給予有效的視覺刺激,從而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拋物線”這一內容時,教師充分利用Flash軟件,播放已經繪制好的Flash動畫,使學生通過觀察小球運動,了解到小球運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線即為拋物線,吸引學生的目光,再引出拋物線相關知識,使學生將拋物線理論知識與動畫相結合,更好記憶拋物線相關知識。
四、重視課堂教學留白
在數學教學中要學會適當“留白”,使學生可自行想象,探索數學知識,在探索邏輯性、抽象性的數學知識過程中,可逐漸領略數學知識的魅力[4]。而在學生探索數學知識過程中出現迷惑或無法找打答案時,需要從旁進行思路點撥,而非直接告知答案,更好答疑解惑,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例如,在課堂講授完拋物線知識時,可讓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拋物線都存在什么地方,通過問題引出,使學生更好地思考日常中遇到的拋物線,使學生將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相聯系,大大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積極意義。
五、因材施教
初中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而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正確地看待差異的存在,并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效率,調整教學計劃,針對學習落后的學生,也需分析此類學生的優勢,了解缺點,針對性提供學習建議,耐心培養學生的信息,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從而更好培訓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探究的空間。同時應科學合理地利用教學工具及現代信息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實現整體上個性化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偉.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9,(32):225-225.
[2]孫艷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環球慈善,2020(1):36-36.
[3]秦一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的相關探索[J].考試周刊,2019,(69):62,64.
[4]李釗.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