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千銀
摘要:學校教育承載立德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主要功能,在這一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學校班級文化教育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營造一個溫馨的教室,打造符合立德樹人要求的班級核心文化,做好班級立德樹人溫馨的育人制度建設,營造師生和諧的育人氛圍,抓好班級文化教育這個最小的立德樹人教育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實踐和基礎性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立德樹人;班級;溫馨教室
班級文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小元,學校教育是學生立德樹人教育的主陣地,要將這一教育思想深入學生要依托班級教育。班級文化教育遍及學生教育的全過程、全方面。許多老師將班級文化教育片面理解班干部的選拔、教師的教育,忽略了班級本身的育人氛圍就是最好、最基礎的教育元素,對學生的人生有非常深遠的教育影響。所以一個以德為基、以學為主、以正氣為基調、以核心價值觀為追求的溫馨教室的打造就是班級教育的重要基礎。
一、以文化為旨,打造溫馨教室
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班級是告別班級多年,這個班級的學生依然有獨特的能夠影響學生一生的內涵,這就是班級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響。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的文化支撐,這樣的班級給學生的必然不是畢生難忘,甚而會影響到班級學生的學習等其他方面。所以班級文化是班級之魂,是相當于主旨之于文章的核心作用。
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我們可以沿用傳統文化元素,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積淀,學生作為民族的一份子也較容易接受傳統文化在班級安家落戶。這樣的傳統文化可以是具有象征意義的傳統文化物象,如梅、蘭、竹、菊等物象,就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有美術的君子象征,有語文的詩詞歌賦,也有地方文化原素,就十分便于打造班級文化。傳統文化也可以選擇如德、勤、善、感恩等傳統美德,學生的一生有一樣好的品行并能夠堅持,那么是可以進而影響他的各個方面,其成功也可以預見。比如用“省”作為班級文化,從《論語》的出處來理解內涵,從自古以來善自省而成功者作為示例,以班級日自省、周自省、月自省等作為具體的實踐,學生能夠養成自我檢視的習慣,自我調適的能力,那么也會對自身其他各方面進行反省,不惟學習,包括作人也就有所促進。
班級文化也可以采用以勵志為主題的文化,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各種困境,這時最容易學會的是放棄,其實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起初較好,但在后期越來越困難的原因就大部分來源于此。當有一次放度的經歷,就學會了放棄,一直到習慣性放棄。一個勵志的故事、一曲勵志的歌曲、一首勵志的小詩,如果真正走進了學生心中,對于學生在逆境中自我解救是很有幫助的。
還有個性張揚的班級文化建設也是可以選擇的方向,但是個性的張揚不是個性的放縱,在這個班級需要讓學生學會自信、自尊、自強,這些自我肯定與激勵是很好的班級文化,但切不可盲目以失去班級文化的初衷。做好班級文化就是溫馨教室打造的首先需要解決的主旨問題,在各類文化中尋求讓學生立德樹人的根基,對于學生的成長影響久遠,在實踐中需要對班級準確定位,針對具體班情進行合理選擇。
二、以制度為骨,打造溫馨教室
溫馨與制度在溫度上是一組反義詞,但是班級的管理離不開各項制度,所以只能在二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班級的各項管理制度的最終目標指向,“為了使全班同學能夠更好的學習”,“為了班級有一個安全潔凈的學習環境”,“為了規范本班學生的在校行為”等等,這些班規明確了制度制定的初衷,所以制度本身不是為懲罰而出,指向的正是“溫馨”二字,二者在目的上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也就能得出另一個結論,班級制度可以不是那么“冰冷”的,也可以是“溫馨”的。班級制度把心須做、禁止做改成我能做、我可以做,效果是一樣,但是學生在接受方面要自然得多,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對學生的德與行作出引導性的制度語言,學生不是考慮自己哪樣能做,哪樣做了會有什么后果,而是能做的盡力做,不能做的盡力不做。就這一點,我們很多老師是有實際體會的,舉個例子,班級制度規定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教室,如果學生范了會如何如何,那么學生帶了手機進教室,第一次照章執行,但其反復帶又當如何,所以讓學生不能做的盡力不做更能鼓勵學生自我約束,也給學生容錯的空間。
培養學生德行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制度更應重于引導而非規范,這樣的制度在建立之初就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民主制定,制定了制度也就有了班級的骨架,立德樹人才有立足點。
三、以氛圍為神,打造溫馨教室
溫馨是一種感覺,學生在這教室里能從各方面體會到正能量,感受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性,有成長的方向,所以班級建設的內涵就是營造育人氛圍,使處處都是育人的地方,人人都育人者。所謂學藝先學德,學生從何學,除了最初的家庭教育以處,學生最多的學習對象就是老師,所以師當以身正為范。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在班級中,教室里學生的很大一部分眼光是放在教師身上,那么教師的優點和缺點同樣可以放大在學生眼中,需要將持身守正,以自身之德去感化、教育學生。在班級里更要立好榜樣,樹好榜樣,讓學生從身邊人學起,先學做人,那么學生就更能體會到這個教室處處都充滿溫馨。
教室之溫馨非一日之功,文化是班級的底缊,“溫馨”制度是基礎,良好氛圍的營造是目標,立德樹人的大方向,體現在教室這方寸之間,也從這里滋長發揚,需要教師們做好一室之教育,德潤學生,以身作則,讓學生們成長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
陜西省紫陽縣雙橋鎮中心學校 72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