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淼
摘要:現在的教育理論指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有效的激發幼兒主體意識,對幼兒知識學習的欲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創建良好的情境教學模式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師想要更好的運用情境來進行教學,需要教師把握幼兒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通過構建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本文通過幼兒園中班教學為例,采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顯著,旨在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幼兒園教學;實施策略
在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豐富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創設教學活動,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設、游戲情境以及故事情境的創設三個方面來豐富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發展幼兒良好的情境體驗,并以此來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幼兒園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的價值與原則
(一)創設情境教學的價值
在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情境創設是最常用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的模式能把幼兒難以理解的概念趨于具體化,傳授知識的方式變得具有趣味,使幼兒的認知與實踐進行有效的融合,形成思維形象相統一,改變了傳統機械灌輸的教學,轉換成內心感悟,實現了幼兒感受到親自體驗的樂趣,促使幼兒獲得全面良好的發展。面對幼兒以體驗為主,發展為本的教學觀念,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善于創設情境,并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提升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幫助幼兒在活動中自主地獲取知識。
(二)創設情境教學的原則
幼兒園教學時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應該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創設適宜的情境,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接受能力,使幼兒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逐步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然后引導幼兒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在認知的過程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來提升幼兒教學的效果。在中班教學的過程中,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配合相應的實物和圖片來認識事物,結合幼兒的特點來創設適宜的情境,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二、情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多媒體情境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也入駐到幼兒園教學的工作中。通過多媒體這一渠道能切實的改變以往以文字資源為主的教學模式,為幼兒提供了圖像、視頻、音頻等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使教學的信息量最大程度上進行放大,提升了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靈活地開展多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拓展。例如:教師在進行“講文明懂禮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幼兒展示相關的圖片,然后讓幼兒觀看圖片中不文明的行為,同時促使幼兒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觀看良好行為習慣給人們帶來的積極正面的影響,讓幼兒體會到良好的言行舉止的重要性。采用這種多媒體展現的形式,提升了幼兒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幫助幼兒開展豐富的想象,進而實現了綜合性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游戲的情境
通過長期幼兒園的教學,發現幼兒對于游戲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設趣味、生動、形象的游戲活動,能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結合幼兒教學內容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促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來高效的掌握教學的內容,實現了學而玩結合的體驗,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教學效果,實現了寓教于樂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設計“找水果”的游戲活動,教師在班級中幼兒的座椅上分別放置不同的水果卡片,同時在卡片上標志不同的數字,讓幼兒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卡片。同時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認識了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同時教師創設了“比反應”的游戲活動,讓單數座位的幼兒唱歌,雙數座位的幼兒來進行跳舞。同時教師說出數字后讓幼兒快速的起立,反應慢的幼兒就進行自己對應“單雙數”的才藝表演。教師借助這種游戲活動,在班級中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游戲學習中來,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幼兒能快速的掌握教學的內容,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創設故事情境,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借助幼兒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并使幼兒在故事中來感知教學的內容,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設將音樂活動與故事進行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對于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課間記得上廁所”的教學時,教師對幼兒講述:“老師小時候上幼兒園,上課的時候總想著下課出去玩,下課以后去玩了跳皮筋和踢毽子,但就是忘記上廁所了,結果在下節課上課的時候就尿褲子了,你們說一說,要是老師怎樣做才能避免尿褲子?”教師引導幼兒積極的發言,講解自己的觀點。幼兒討論完畢后進行總結,并讓幼兒記得課間上廁所,并且積極的進行課上的準備活動,接著教師代領幼兒進行洗手歌的歌唱。教師借助故事和兒歌的形成進行教學,幼兒明白了良好的如廁習慣,對于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起到了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進行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多種教學情境,能根據幼兒的實際、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的運用,有效的滿足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幼兒在情境中高效的掌握教學的內容,實現幼兒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對幼兒今后深入的學習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龔穎慧.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策略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5(51):392-393.[2]張楠.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在音樂韻律活動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2):101.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紫薇鎮紫薇中心幼兒園 貴州 銅仁 5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