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
摘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綜合體現,考慮初中段學生的學習水平,從培養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角度,從規范,技能,實踐,交際,成就等方面,結合長期在民辦學校任教的真切感悟,綜合論述民工子女學校初中語文寫作的一點創新與實踐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民工子女;語文綜合素養;傳情達意;寫作;教材
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綜合體現。統編教材寫作內容的編排基于初中段學生的基本學習水平,指向培養學生初步具備運用語言文字傳情達意的能力。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民工子女學校生源的特殊性,教師除了要深入理解教材寫作專題的編寫意圖之外,還要有清晰的教學路徑,結合實踐過程中的焦點問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為此,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身執教的體驗,結合具體范例更好理解。
一 、依托教材,基于學情,開展規范的寫作教學
我國的寫作教學有講究分格和分段訓練的傳統,初中三個學年與“記敘性寫作---說明性寫作---議論性寫作”相對應。統編教材三個年級的編寫思路是:七年級培養興趣和習慣,八年級側重文體寫作專項訓練,九年級注重各類文章的改寫及謀篇布局能力的提升。從畢業班作文教學的迎考角度以及控制失分的層面,謀篇布局能力更是關鍵。基于學情,從教材角度去研究課題,研究學生,如戲劇單元的教學之后就安排了相關練筆,屈原的《雷電頌》在欣賞話劇的前提下,去感受屈原復雜而深沉的內心世界,進而體會讀后感與敘述類文體結合的模式。
反思民工子弟學校的寫作教學從小學段起便缺乏應有的指導,基本上處于命題式作文,對于如何成文方面的指導少之又少,加上語文基本功不扎實,錯字,誤用標點,語句不通,詞不達意的現象屢見不鮮。進入中學階段,教師們一邊忙于教學,一邊忙于日常瑣事,對于作文規范性指導亦有欠缺,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認清教材之外,還應根據學情來靈活安排,分層教學。具體來講,在布置寫作任務的同時,要根據學生程度來分別要求,一類文在班級中寥寥可數,這些學生的基礎本就扎實,所以文體指導以后寫作進行也比較順暢。完成表達之后給予修改提綱指導學生自行修改,互助修改,教師終批。二類文層次的學生需要提供素材,給予方法點撥,如遣詞造句,如修辭運用,如寫作襯托鋪排等。此類文自批,互批,終批亦可進行,不過需要老師給出更為明確的邊框。三類文層次則省掉自批環節,互批從錯別字,不通順的句子,文章的中心及表達上面予以明確,教師范批,之后交流,使之明確。
再比如說我們在完成九上第四單元關于《小說的縮寫》這個專題的教學時,應遵循循序漸進,分類指導,基于學情,力求規范的思路展開。在寫作課開始之前,要梳理小說這一文學樣式的特點,特別是人物,情節,環境三個要素,為后續縮寫做好鋪墊。對于不能達成此項目標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結合教材及資料,梳理情節的幾個構成部分,然后寫作。對于前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把握縮寫的特質,不可出現評述類文句,規范的縮寫同時,力求語言的創新及文采的體現。
二、重塑寫作技能,實踐出真知
1.教師精準的引導
任何學科都必須有相應的知識支撐,有效的寫作需要教師根據學情引入學生需要的知識。反觀日常的作文寫作指導上,我們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精準的引導。例如在教授《學會記事》這個專題時,我們一直在講“六要素”“詳略”等知識體系,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如果就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產生矛盾沖突到如何處理這一沖突的指導的話,便能豐富寫作內容。
2.真實情景的創設,趣味是源泉
榮維東先生對寫作的定位就代表了當前的基本認識:寫作實質上是一種書面表達和交流活動,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獲得應付生活需要的書面交流功能。例如:我們在《講述故事》這一專題中,就可以使用扮演角色的手段,創設真實的情景,通過比較發現,角色情景不同,有可能影響交際效果。還比方說:教授學生做菜的過程,可以創設真實的燒菜環節,激發學生趣味,寫作才有意味可言。
三、交際功能的寫作教學體現實用
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寫作方法,比如描寫這一基本內容,如何去體會及發現它的交際功能呢?在教授《寫表揚信》這一專題時,很多學生平時疏于觀察,無從下筆,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留意身邊的凡人小事,例如食堂工作人員,校車駕駛員,他們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及表揚的地方呢?
接下來,教學生運用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的方法來行文,抓住感謝的具體內容及方向,鼓勵學生調用各種寫作技能達到交流的目的,這樣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意義重大。在日常生活實踐過程中,我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對于缺乏真情實感的素材,往往會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這次診斷考試的作文題選擇的事,要么是我想要的生活,要么是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學生對于審題這一關能把握就已屬不易,再拘泥于素材中的游戲,WIFI之類,很難寫出價值取向正確的文章。在寫作交際區塊,這點尤為重要。
四、關注過程,學生自主寫作體現成就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只有在寫的過程中才能學會寫,每次“寫作實踐”活動能否給予一些“提示”諸如運用什么知識,注意哪些事項,如何處理細節,關注學生寫作的整個流程,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當做藝術品一樣珍藏,自我感受其中的成就。在班級中可以開展“優秀習作展覽”不一定要規格很高,不一定要求作品質量很高,重點關注大眾化的參與,在此之中,體現自身習作價值。
綜上所述,是本人在民工子弟學校語文寫作教學上的一些收獲,參考了中小學語文教學案例解讀,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匆忙成文,如有不當之處懇請批評指正,同時也希望對自身業務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章新其.統編教材寫作教學路徑探尋.
[2]鄭慧.交際功能寫作的教學策略.
奉化區成龍學校 浙江 寧波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