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美術教育者的重視,既符合美術教學發展的要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美術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程度對小組合作實踐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對此,筆者結合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對小學美術課堂小組合作的意義及小學美術課堂上小組合作實踐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小組合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2-0077-02
引? 言
美術是學生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也是基礎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實際來看,很多教師對美術教學的態度不正確,對美術教學不重視,嚴重影響了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組合作教學逐漸得到教師的關注與重視。因此,如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課堂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合作能力,成為美術教師應考慮的重要內容[1]。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要想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方面有所突破,教師首先應了解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狀況及影響其發展的問題,這樣才能為其未來的更好發展提供策略指導。傳統意義上的小學美術教學,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單純地畫畫、看畫,被視為不重要的科目。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雖然這樣的現狀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美術課程依然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這嚴重影響了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的良好發展。與此同時,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的學習多數是來自課外報名的專業美術培訓機構。而在學校的美術課堂上,由于班級學生較多,教師無法顧及每位學生,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這說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
此外,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比較單一、固化,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認知發展特征,課堂沒有形成濃烈的美術學習氛圍,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教師需要優化小學美術教學策略,而小組合作學習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美術學習中。
二、小學美術課堂實施小組合作的意義
在小學美術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意義重大。首先,美術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教學工具,也是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2]。將小組合作學習引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更好地合作相處,有利于學生集體意識的良好發展,能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其次,小組合作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學習環境影響下,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能夠自在地與他人交流探究,全身心地投入美術學習中,進而更加輕松地掌握美術的相關知識。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小學美術小組合作的應用策略
(一)樹立合作意識,營造合作氛圍
在真正的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營造恰當的合作氛圍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3]。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合作學習,就是為了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使其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實現自我進步。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合作學習的益處,為學生營造一個能夠有效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氛圍。
首先,教師可以對教室的環境進行布置,讓學生坐得近一些,在方便學生分享各自的想法、交換學習資料信息的同時,為巡查指導留出空間。其次,教師要建立恰當的合作規則,形成讓學生各抒己見、提出自己觀點,最后師生一起達成共識的合作規則。
(二)合理創建小組,奠定合作基礎
要想使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更好地發揮效用,教師應合理創建合作小組。首先,小學美術教師要加強對學習小組創建的重視,要結合學生的性格與學習特征進行分組,讓學生之間形成優勢互補的學習狀態,培養學生之間相互信任、尊重組內學習規則的意識,促進小組合作優勢的發揮。
例如,在教學“神奇的口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利用工具發揮想象力,教師可根據學生以往的美術學習水平與能力,將學生固有的座位順序打亂,實施混合分組,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穿插分配在不同的小組中。小組分配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創建自己組內的活動規則。此外,教師也可以將有某種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為一組,以便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
(三)注重組內分工,布置創意課題
同班級管理一樣,小組合作學習也要有活動規則,以約束、規范學生在組內的行為,促進小學美術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只有在分工有序的團體中,學生才能夠實現高效的合作活動。在組建小組之后,明確各小組內的分工是教師引導學生著重解決的問題。恰當的分工能使學生明確活動任務,產生學習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布置創意性的課題,以加大學生之間的合作力度,使分工更加順暢。
例如,在“會動的小紙人”一課的教學中,在組建小組之后,教師讓學生通過民主自愿的方式選舉出各組的領導者,然后讓小組長帶領組員一起制訂組內個性化的活動準則,讓學生一起利用身邊現有的美術工具合作制出紙人作品。將美術課程教學與小組建設活動相結合,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組員之間的默契。
(四)教師積極引導,鼓勵交流探究
小組合作教學雖然提倡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在小組合作中,教師的引導、指揮,恰恰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重要教學因素。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要注意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小組合作的教學作用,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快速、高效地習得知識。
例如,在“小掛飾”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生活中各種各樣掛飾的圖片,讓學生通過欣賞直觀地感知藝術作品的魅力。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生活中見過的掛飾,并讓學生說一說哪一種掛飾最漂亮、原因是什么,為學生進行創意掛飾的制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基礎。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掛飾的生活經驗,討論出各組想要制作的掛飾草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組間巡回觀察,了解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狀態,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給予恰當的幫助,在學生完成之后鼓勵學生在班級內展示,實現師生間的配合,提升小組合作的學習效率。
(五)重視教學評價,鞏固教學效果
讓學生對自己的小組產生更強的責任感,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上的巨大威力,離不開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加強教學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例如,在“走進大自然”一課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表現有一個具體的把握,對學生良好的表現進行口頭評價,通過評價增強學生的合作信心。教師及時、恰當的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在小組合作完成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合作記錄表的形式組織學生組內互評和自評,讓學生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現,為日后更好的合作提供改進借鑒。
結? 語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與個人的修養、品質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這個學生發展成長的重要階段加強美術教學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中獲得美術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陳良根.“小組合作”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綻放異彩[J].中外交流,2017(13):100-101.
路鵬.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8):155-156.
王小俊.小學美術課堂小組合作方式的探索[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118.
作者簡介:李云(1984.9-),女,安徽巢湖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