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
摘要: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立足二者關系,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如此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數學”“學習便于實現終身發展的數學”。如此理念的提出,不但肯定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還要求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用生活點綴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點綴;小學數學;教學
引言
一般來說,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易學,而且小學數學的知識點都來自日常生活且應用普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隨處接觸到數學課堂所學的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假若不重視在課堂融入生活元素,學生就很可能難以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可能不理想。此外,數學這門學科的抽象性非常強,同時學生缺乏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生活元素,創設一個學生所熟悉的環境,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并激發其興趣。而且,課堂中融入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活元素,使得小學數學中原本抽象的元素變得具體直觀,這樣學生能更高效的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觀念具有滯后性
教師的觀念對于教學設計、過程以及形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具有滯后性,應試思想的影響根較深,短期內無法有效地轉變過來,在教學中仍以知識教學為主,將分數作為衡量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的標準。同時,以生為本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教師大多采用講授的傳統方法,與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難以對學生本身的思維形成啟發的作用,也無法充分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進度,課堂氛圍處于比較低沉的狀態,教學的效果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對于學生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缺乏深度的合作交流
合作互動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元素,既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上,盡管經常會有小組合作活動,但經過深入觀察發現,一些小組的合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沒有合理明確地進行分工、學習過程沒有方向和重點等,雖然課堂氣氛看上去比較活躍,但合作缺乏實質性。
二、用生活點綴小學數學教學
(一)教師挖掘生活資源
教師挖掘生活資源,是教師教學引導作用和組織作用的具體體現。數學教材是教師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依據,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數學教材。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數學教材編寫人員將諸多的生活因素融入到數學教材中,這無形中為教師提供了挖掘生活資源的方向。因此,在用生活點綴小學數學教學之前,教師要詳細地分析數學教材,把握教材中凸顯出的生活因素,以此為指導,走進生活,多種途徑地挖掘出更多的生活資源。
(二)學生應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
當前學生已經逐漸變成課堂教育的主體,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比較寬松的組織形式、比較自由的思想氛圍以及不需要具體的內容限制。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上可以自由自主地提出個人的想法和意見,能通過自主查閱資料開展小組分析討論,最終解決問題。所以學生應當具備相應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滿足新背景下的學習要求。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是以學生遷移生活經驗,深入探究數學的教學活動。遷移生活經驗、探究數學知識都是以學生主動地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為保障的。實現這一點,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是否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此外,建構主義學習者還指出,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遷移經驗,是以學生熟悉的場景為基礎的。立足教學環境的重要性,在組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時候,筆者會創設生活情境,借助挖掘到的生活化的數學資源展現數學場景,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使學生自主地體驗情境,感知情境背后的數學知識,自然而然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四)在小組合作中融入生活元素
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因人而異的,即便都在教師統一的引導和講解下學習和運用知識,不過學生的成效仍然會天差地別。所以課堂上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即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與教學主題相關的互動、實踐或討論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寫作能力、生活感知能力等。例如,在教授《折線》這一課時,教師提前制作課件來展示當月氣溫的變化情況,然后帶領學生統計相關數據并制作條形統計圖,再提出:“折線統計由哪些要素構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的不同之處”等問題,鼓勵學生踴躍討論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為學生講解和演示折線統計圖的繪制,而且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以本月降雨量、上學期考試成績等數據來繪制折線統計圖來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對開展教學活動意義重大,不僅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能提升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快速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提升知識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另外,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傳統的主導地位,是新課改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與我國教育的發展規律相吻合,所以應當要加強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王小紅.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4):79-80.
[2]馬恩余.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13):75-76.
[3]孫明霞.小學數學問題的“生活化”策略探究[J].家長,2021(05):20-21.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沙湖鎮政法希望小學?53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