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唯
摘要:課程思政是目前高職院校研究的一大重點,針對于專職教師在“一課堂”中的課程思政研究不斷涌現。但是,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學管理人員作為一線工作者,只有達到“專業化”建設的要求才能更有利于學校課程思政的發展。本文是基于當前學者研究基礎上的實踐型研究,可以有效地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對促進高職院校管理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實踐路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教學管理;專業化
2021年4月12-13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京召開,會上指出高職院校必須要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整個學校管理中來。在職業教育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社會對高職教育“要質量、要效益”的呼聲越來越高的同時,國家針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要求也逐漸趨于嚴格,高職院校作為高等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復雜的教學管理工作,不斷考驗著教學管理人員。只有具有積極向上、敢于創新的教學管理隊伍,才能夠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以及科研水平,從而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為社會提供更優秀的技術型人才。但是從目前現有的教學管理研究上來看,課程思政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實踐路徑相關研究極少,缺少實踐性的研究,不利于在課程思政背景下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一、高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當前現狀
(一)教育教學觀念比較陳舊
國內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辦學理念較為落后,教學管理人員在本質上沒有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識,為管理而管理。因此,這是影響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
(二)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國內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對于自身的人才培養目的有明顯的認知誤區。分為兩種主要誤區:一是注重理論性的學習大于專業技能訓練,二是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大于思政等理論性學習。這兩種人才培養的目標誤區在于都忽視了技能與理論結合的人才培養思路。
(三)未完善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
首先,國內目前高職院校尚未完全建立教學質量監督體系,甚至有些直接忽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監督指導工作,教育管理隊伍建設需要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質量監督的力度。其次,一線教師與企業導師之間的密切配合,這一系列的反饋結果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第三,家長、學生、行業專家、企業以及政府部門之間亦未形成專業化的反饋系統。
(四)高職教學管理人員普遍專業素養不高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而言,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與本科不一樣的是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大多達不到基本專業素養的要求,缺乏有效系統的知識培訓和晉升機制。
(五)教學管理人員職業倦怠傾向明顯,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
國內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加班常態化,被繁雜且不連貫的事務性工作困擾,且工作性質枯燥無味,沒有精力或者說無法提高自身專業化水平,很多教學管理人員都對自身職業前景不樂觀,甚至出現了“被工作推著走”的心態。
二、高職教學管理人員專業化標準
在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前提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已不再是一件瑣碎的事情,也不是“上傳下達”的簡單機械性工作。教學管理不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更是一門具有學術和行政雙重管理功能的科學。這是一種只有通過長期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的知識且要求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專業化標準。
(一)專業知識方面
1.教學業務知識
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組織教學改革科研課題申報、監督與評估學期教學質量、調停課、編排課表、學籍、成績管理、組織考試、合理安排監考、畢業實習審核、教務系統信息化整改、職業技能大賽、檔案管理、教學經費核算等都屬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范疇。上述這些工作內容是不連貫的,卻要求管理人員要非常細致,掌握一定的教學業務知識,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運行。
2.教育管理知識
教育管理是一門涉及多方面的科學。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統計學、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夠承擔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策劃、組織、管理、監督等活動。
3.學科專業知識
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既要服務教學、指導教學,又要對教學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與評估等,這就決定了教學管理人員既要有教學業務知識、教學管理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或背景。例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選課、畢業論文審核、教學質量報告撰寫方面,高職教學管理人員只有對相應的學科專業背景知識有所了解,才能正確地指導一線教師和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供有針對性、有效果的指導性建議。
(二)專業能力方面
1.團隊溝通和協作能力
高職教學管理隊伍里面的基層教學管理人員要面對更加復雜的人物關系。以高職院校二級學院的教學秘書為例,他們既要面向教學管理部門(教務處)的所有教學管理人員以及二級學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和院長傳達教學通知,也要面向全院老師和學生,同時要為二級學院書記以及學生輔導員做好信息統計等事務性工作。例如:
(1)隨時與一線教師詢問學生是否出現缺勤、缺考、補考、重修等有關情況時,教學秘書既要向分管教學的領導匯報,也要跟教務處及時進行溝通,隨時跟學生輔導員保持良好的溝通,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
(2)在二級學院向上級教學管理部門遞交教學工作的相關申請時,教學秘書需向教學管理部門領導匯報,還要跟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將結果反饋給二級學院。
因此,在專業能力方面,較強的團隊溝通和協作能力是高職教學管理人員不可或缺的。
2.創新研究能力
從教育理念或課程理論上講,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并不只是文字次序調換,他們的方向和涵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兩者的區別在于:“思政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課程組合,而課程思政則是一種育人體系。高職院校實施課程思政,重點在于頂層設計,即要以系統化的思維,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從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奔又S著各項信息化手段的應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活動有了全新的背景。
因此,在課程思政的潮涌下教學管理人員的創新研究能力嚴重影響到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實踐效果。
3.時間管理能力
高效完成工作是教學管理的永恒主題,強化自己的時間意識是教學管理人員的重中之重。例如:教務處排課這項工作安排,主要以事件細分從人才培養方案到教學計劃再到教學任務以及最后進行整理排課,以上述這幾項工作的目標節點來劃分每個事件的時間需求,保障下學期課表在假期前公布。
(三)責任心和服務意識
教學管理人員是隱藏的教學一線人員,教學管理工作是為教學活動開展提供管理服務的,這就需要教學管理人員強化教學管理服務意識和責任心。強化以學生為本的宗旨,積極有效地解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當中的各種問題,切實解決教師與學生的困難,做好管理工作的溝通與協調。例如:安排教學計劃、分配教學任務、教材征訂工作、期末學生考試安排等,教學管理是個講良心的工作,教學管理人員必須要抱以服務的工作態度,從而更好地保障一線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探索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實踐路徑
為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學管理人員要不斷適應課程思政背景下教學改革的需要,強化個人使命擔當,加強教學管理人員之間凝聚力,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能力與服務育人水平,達到專業化標準。
(一)作為教學管理人員要始終明晰不斷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用人單位認可度的主要方向、以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高職教學理念,從而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并改進其他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法。
(二)注重教學管理工作焦點,進一步豐富監督手段和評價標準,推動教育教學主體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轉變,在高職學生培養中關注社會前沿發展,了解用人單位需要,加強技能教學和職業安全觀、國家大局觀的方向,增強教師課程思政的基本意識,真切地關心學生的成長,從而達到學生自主性成長、自信心提升和開放性思維三個主要“育人”目標。
(三)加強教學管理研究的科研化發展。教學管理研究的科研性要高度重視,及時反思教學管理經驗,加大鼓勵并嘉獎教學管理人員的有效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教學管理科研方面,為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專業化水平發展做好積淀。
(四)廣大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各項培訓,讓教學管理人員在專業水平真正得到提升的同時能夠深刻體會組織的力量,進而在工作中不斷凝聚團隊整體力量,提升高職教學管理人員的自我效能感;多開展心理培訓,從壓力管理的角度,讓教學管理人員學會舒緩壓力的技巧,在日常繁雜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及時釋放壓力,提高職業幸福感。
四、結語
教學工作的良性開展既離不開一流的師資,也離不開專業化教學管理隊伍。具有專業化水平的教學管理人員是落實國家課程思政以及學校各項教學改革強有力的支撐,教學管理人員是密切聯系一線教師和學管的紐帶,一支達到專業化標準的教學管理隊伍才能夠保障高職院校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各項教學改革的落地,才能強有力地推動高職院?!坝恕蹦繕说膶崿F。
參考文獻:
[1] 張萍.普通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專業化路徑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01):77-79.
[2] 吳莉.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專業化建設要求及發展路徑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9(9).
[3]劉倩.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發展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4):149-150.
[4] 王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問題與應對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8):158-159.
[5] 岳慧君,李發國.高校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制度支持體系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9(33):161-163.
[6] 肖賀飛.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策略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5):120-122.
[7]王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問題與應對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