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春
摘 ?要:作為小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合理安排好教學內容,以課本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尊重實際生活,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層面,結合學生的原有閱讀水平,選擇學生喜歡的主題,抓住文章的關聯點,通過課本中的教育主題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把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橫向或者縱向的延伸,這種拓展性閱讀有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
一、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群文閱讀”這一教學理念的出現具有時代性。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要求學生的閱讀量要每年達到一定的數量,這一要求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現代社會,有眾多的游戲等著孩子們,他們能夠塌下心來讀書完全依靠教師的監督和家長的嚴格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態度,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教師要想把群文閱讀教學進行得更好,就要從自身出發,重新認識語文課堂,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對于所教的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分類,把具有同一特點的內容統一教學方法,還要增加教師自身的閱讀量,通過教師的閱讀興趣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是學生的事情,教師起的就是引路人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意見,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小學生都喜歡表現,好表現就說明他們頭腦中有知識,教師要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有一種繼續閱讀下去的沖動。為了讓教師的群文閱讀教學更加科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集體備課的方法,同一學科、同一年級的教師進行交流,確定需要學生進行閱讀的書目,多個教師的思維總是比一個教師的觀點要優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把群文閱讀作為自己的一個教學特色進行推廣,積極地進行課堂教研活動,把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推廣也是激勵教師進行專業鉆研的一種渠道。
二、求同存異,發展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很快,教師不要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不要簡單地認為學生還小,他們的欣賞水平在學習階段是超出成年人想象的。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生就會如何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和課外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然學生的見解肯定會意見不同,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求同存異。
三、讀寫結合,提升綜合能力
教師要善于把群文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讓學生針對某一種文章進行仿寫,這種仿寫能夠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更能夠讓學生理解這一類文本。都認為小學生不懂什么是詩,更不懂怎樣寫詩,如果說,小學生也能夠用詩人的口氣進行敘述,那許多人一定會認為不可能,實際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強的。教師一定不要小看他們。
總之,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是教學改革的新型閱讀形式,應用相應的措施和方法進行有效開展,可以發揮其特有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李興梅.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 華夏教師,2019(18):35.
[2]付麗.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