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亮
摘 ?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用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教師來說,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終身受益。
關鍵詞:學習方法;小學數學;教學
一、小學數學的學法基本素養
(一)打好扎實的基礎
數學教學要求學生必須清楚透徹地理解數學概念、意義、法則、公式等。這是數學知識構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培養學生思維的基礎。此外,教師應該訓練學生靈活地運用公式,培養運算能力。
(二)訓練數學思維方式
數學學習離不開對數和形的基本屬性、科學規律的認識,也要弄清數形的內在聯系和關系。這就需要教師教學中加強數形結合的訓練。幫助學生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學法指導的實施
(一)指導預習
1. 指導學生合理安排預習時間。預習時間一般安排在做完當天功課之后,可以根據剩余時間的多少來安排預習時間的長短。
2. 教給學生預習方法。教師要輔助學生做好預習,應給學生介紹一些高效的預習方法,供學生選擇。
(二)課堂學習
1. 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學習中的關鍵,如果能引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師的思路。
2. 通過提示引導學生思路。教學過程學習方法并不一定直接告知學生,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對于學習的重點、難點,教師可以在語音上做提示。
3. 提高聽課效率。小學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課前教師會認真備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最重要的知識讓學生接受。而教師上課會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內容,講課的精華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鐘的內容中,所以聽課時,教師要強調關鍵內容,引起學生注意,提高課堂效率。
4. 了解學生預習情況,對學生預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做針對性講解。預習時要求學生將不懂的地方,用些記號標出來,等到上課時解決,對這部分問題的內容,老師應該事先了解,以便上課有針對性地講解,要求學生仔細聆聽。
5. 教師要善于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學生應抓住教師講課重點。聽課時,學生對老師的講解進行分析可以促使學生保持專注的聽課狀態,也能養成積極的思考習慣。
6. 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就是對教師所講內容做的書面記錄。記筆記是多種器官的協同運用,可以幫助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地聽好課,提高學習成績有著顯著的效果。
三、復習指導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煉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包括一堂堂數學課累積起來的,因而所獲得知識往往是零碎和片面的,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知識鏈條斷裂現象,基于這一點,單元復習和總復習都很重要的。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伏旭明.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 新課程,2021(10):196.
[2]李路燕.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學分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