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洋
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在小學學習中占據很高的地位,數學成績在升學考試中比重更是不可小覷。由于數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困難重重,掌握不到要領。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在教育中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文章將著重探討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高年級教學
一、什么是微課
現代生活中,智能手機、電腦這一系列的電子設備幾乎已經普及到了每家每戶,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的變遷。微信以及各種學習軟件的普及,讓現在幾乎每個教師都會有一個學生群或學生家長群。這些群的作用除了平時通知些學校要求以外,更多的是教師和家長的聯動,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講課方式,一改傳統板書式的教學方法,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多媒體為媒介,將課程教學以視頻的形式制作出來,每個視頻都包含了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等多種資源,從多方面讓學生直觀有效地理解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的普及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更提高了課堂的講課效率。例如在講六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時,開始以為這節課的內容不是很難,學生應該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無非就是圖形平移和旋轉的問題。可當教師講完讓學生們做題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圖形的上下左右平移以及多變的旋轉令學生們眼花繚亂,有些學生甚至都分不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按照以往,解決方法便是在黑板上畫一個時鐘,讓學生分辨,畫出格子圖,講解具體的平移和旋轉問題。這種模式耗費時間,手繪的圖又潦草,幾道題講完所畫的線條早就已經錯綜復雜了。運用微課模式,動態視頻教學很好地解決了板書的問題,再配合教師的輔助講解,十幾分鐘便可以達到板書講解三十分鐘的效率。剩下的時間用來給學生鞏固課堂所學,效率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三、微課在教學中的弊端
網絡的普及可以說是有好有壞。在六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的時候,就有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著學習也比較努力,為什么成績就不理想?聽完家長的反映,教師的內心充滿疑惑,很多發回家學習的視頻資料講解都非常詳細,如果認真學了,成績應該不會不理想。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應該是有些自制力不強的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開小差了。于是教師便囑咐家長盯著自己的孩子學習,這一盯,果然發現了問題。原來這個學生居然瞞著父母借著學習的幌子用手機玩游戲。由此可見,微課的普及,對自制力好的學生而言能夠促進學習,自制力不足的學生則易走上彎路。所以家長和教師應當時刻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態,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微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學校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時,應當保證視頻的質量,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還應提高視頻的趣味性,做好課程總結,這樣才能保證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效率最大化。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李富德. 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5):51.
[2]肖子富. 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天津教育,2021(1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