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發展下,小學數學教學逐漸意識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關注思維型教學的應用,引導學生發展抽象性、邏輯性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因此,主要介紹思維型教學的價值,并研究小學數學思維型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關鍵詞:思維型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對其今后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發展,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構建思維型課堂模式,給予學生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鍛煉思維,實現綜合性發展。
一、思維型教學的價值
思維型教學是一種以智力理論、思維結構等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思考、思想和學習,在傳統教學中融入思維這一內涵,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抽象性和邏輯性思維能力。對于前者而言,這種能力屬于一種想象力,數學知識學習中學生要面對多樣性的抽象模型,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深入到問題中尋求答案。對于后者而言,這是學科學習的必備能力,特別是數學,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地對題目中的問題、關聯關系等進行梳理,而且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在短時間內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邏輯思維能力的支持下,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素質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思維型教學的價值,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學生發展。
二、小學數學思維型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一)運用小組討論法,突出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
在小學數學實踐和應用思維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改變以往單一性的教學模式,借助一些小游戲、小活動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等。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前,應該做好備課工作,明確自身工作內容和目標,在課堂中設計一些小競賽,采用小組成績得分的方式,鼓勵學生面對數學問題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幾道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選擇代表上臺作答,答題時間最短的獲得1分,累積到小組得分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被有效激發出來,紛紛上臺作答。同時,教師可以讓回答問題最快的學生講解一下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而引出這種除法的筆算法則,了解商的變化規律,讓學生能夠將除法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另外,在小組討論中,還可以讓組內數學成績良好的學生帶動學習較差的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碰撞,共同進步和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自身引導者的作用發揮出來,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思維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討論學習中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創新性思維模式。
(二)運用實踐教學法,發展學生動手能力
一直以來,數學由于學科特性,很多知識較為抽象,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教師在構建思維性教學模式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采用實踐教學法,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體會知識,發展思維能力。特別是幾何圖形的教學,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制作模型,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深刻理解幾何圖形的含義,為之后圖形周長、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好上課需要的材料,如三角尺、七巧板、剪刀、卡紙或者生活中三角形樣子的物品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簡單講述三角形的概念、特點等,然后要求班級學生采用“一條龍”的方式,按照學號順序說出自己帶了什么三角形,有什么特點?;蛘呖梢圆捎谩罢一锇椤钡姆绞剑寣W生找到與自己帶的三角形一樣的其他同學,并組成“伙伴隊伍”,將手中的三角形集合起來拼接成新的圖案。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三角形形成更深刻的認知,理解幾何圖形的抽象內涵等。同樣,在“多邊形的面積”“圖形的運動”“圓柱和圓錐”的教學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讓學生準備相關學習材料,動手操作和實踐,在自制學習用品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將思維型課堂教學的價值發揮出來。
三、總結
總之,思維型教學的根本在于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實踐和思考中鍛煉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實踐思維型教學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采用小組討論、實踐教學的方式,并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進而為今后發現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尉水平.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及實施策略[J].讀寫算,2020(24):106,108.
[2]余根鈥.小學六年級學生運算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20.
[3]賈元媛.思維型教學理論輝映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以《釘子板上的多邊形》教學為例[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