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小學教育中得到了更高的重視。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培養道德素養,增強法律意識,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身體和心智還未發育完全,因此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就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不斷地應用于當前的教學工作中,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課堂質量及效率的提升[1]。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完善的認知能力,開展高質量的道德與法治課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的作用。生活化教學通過將相關生活實際融入課堂教學中,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從而極大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且有助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中。
一、開展實踐活動,規范學生行為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主要目的在于能夠通過教學,使學生規范自身行為[2],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指導和規范,從而讓學生更深切地理解行為規范的含義,在生活中進行自我約束。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我們不亂扔”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校內“維護校園環境”的活動,組織學生在校園中維護環境,指出校園環境存在的不良問題,自覺維護校園衛生,感受保護公共衛生及環境的重要性。之后回到教室中,讓學生對此次實踐活動中發現的校園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明,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表現出對破壞公共環境行為十分反感,決心要自覺維護公共環境,做到不吐痰、不亂扔以及不亂涂亂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3]。
二、創設生活情境,提升規則意識
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涉及較多的社會規則,由于學生缺乏完善的認知能力,對許多規則的設立缺乏正確、明晰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規則設立的意義及重要性[4],從而在生活中遵循相應的規則。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安全記心上”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對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遵守規則等方面的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多種與之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并結合所學知識保護自己的安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平安出行”情境教學,將學生分配為不同的角色,由3名學生扮演信號燈,部分學生扮演路人,部分學生扮演汽車,教師進行指導,對遵守交通規則時的交通情況以及不遵守交通規則時的交通情況進行模擬,使學生能夠切實、直觀地體會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并進行思考,從而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重視規則,遵守規則,利用規則保護自身的安全,提升學生的規則意識以及安全意識。
三、進行角色扮演,學會感恩他人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感恩教育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教學目標。學生學會感恩,從而能夠學會愛他人、尊重他人,對于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父母多愛我”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切實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對自己的疼愛,并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角色扮演教學。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與父母進行角色的互換,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己打掃房間、做家務等,并錄制視頻,將表現好的學生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并進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幫助父母做家務的過程中,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在與父母交換角色的過程中,了解到父母給予我們的關愛。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講述自己在此次角色交換中的感想,從而深化學生的感恩之心[5]。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多種多樣的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越來越重要。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與法治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認知能力的發育上尚不完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使道德與法治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對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相應的約束。
參考文獻:
[1]張厚堂.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初探[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0(2):148.
[2]薛忠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探究[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0(9):132.
[3]劉英偉,楊春敬.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文存閱刊,2020(34):85.
[4]程吉,劉曉艷.新課改下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28):147.
[5]趙鳳榮.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28):13.
作者簡介:林曉娜(1972—),女,漢族,福建寧德人,大專,一級教師,就職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八都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道德與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