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蕾蕾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緊密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里,生物實驗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環節,生物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結合生活事物,滲透生命觀念;鼓勵自主實驗,鍛煉科學思維;注重興趣引導,鼓勵科學探究;討論現實問題,貫徹社會責任等四個方面,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生物實驗;核心素養;初中生物;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然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對于初中生物學科而言,生物實驗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還是比較適合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課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既可以鍛煉初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又能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因此,生物教師需要從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四大維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入手,探究高效的實驗教學策略,以促進初中生學習素質全面的提升。
一、結合生活事物,滲透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代指人們通過觀察和實證討論,針對某種生命現象、生命特性進行抽象的分析,將“功能和結構”“能量與物質”“平衡與穩態”等觀念結合在一起,從而能深入理解生命的形態,提高人們對生物世界的認知水平。想要培養初中生的生命觀念核心素養,生物教師需要聯系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豐富實驗的內涵,幫助學生從教材的框架中脫離出來,能結合生活實踐來身體力行地體會生命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蘇科版八下26章第1節有關“酸雨”的課程時,有些學生由于知識面比較狹窄,對酸雨的危害性了解不足。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食醋、水、金魚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在課堂上設計相關實驗。首先將金魚放置在清水中,然后每隔十分鐘,在水中倒入適量食醋,直到水環境達到酸雨的酸度水平,同時觀測金魚生命現象的轉變。學生通過觀察,會發現隨著酸度的上升,金魚雖然會表現出不適,但都會恢復正常。而環境達到酸雨的程度,金魚的生命體征突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出現死皮等現象。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進行細致的分析:生物的生命系統一般會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根據外界環境的改變,自身也會進行一定的調節。但在酸雨環境下,外界的影響明顯超出了金魚的調節上限,打破了金魚生命系統的平衡狀態,因此其生命現象會出現劇烈的變化。隨后,再讓學生進行代入聯想:如果自己淋到酸雨,酸雨是否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呢?由此,通過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引導,將“穩態與平衡”滲透在實驗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觀。
二、鼓勵自主實驗,鍛煉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核心素養提倡學生用科學思維來推理、歸納、反思某些生命現象和生物規律,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必須鼓勵學生積極交流、大膽質疑、深入討論,從實驗中挖掘問題、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生物實驗,并結合教師的提示來完善實驗的過程,以達到鍛煉科學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蘇科版七下第9章第3節有關“單細胞生物”的知識點時,針對實驗“觀察酵母菌”,教師可以不做示范,讓學生結合教材的提示,自主完成實驗。如果學生的實驗不順利,教師要提示學生進行交流,反思哪些實驗環節做得不規范。比如載玻片和蓋玻片有污點存在,影響到顯微鏡的觀察。或者取鏡、對光等步驟操作的不到位等。以此為基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改進實驗過程,比如用碘液來浸潤標本,讓標本染色更為清晰,方便觀察。由此,引導學生不斷地討論、反思、總結,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三、注重興趣引導,鼓勵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針對一些生物現象,完成“觀察分析—質疑思考—實驗設計—探索實踐—歸納結果—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核心素養,需要先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學生能對生物現象的奇妙性產生濃厚的探究熱情。
例如,在教學蘇科版八下有關“生物遺傳”的課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中觀察父母的特征,與自己進行對比。比如眼瞼的單雙、是否有耳垂、能不能完成卷舌活動等。當學生對這些神奇的遺傳現象產生興趣,教師再因勢利導,引入“模擬人類后代性別決定的過程”實驗。教師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來調動學生的實驗學習動力,由此可以事半功倍地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的學習狀態當中。
四、討論現實問題,貫徹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種擔當精神,要求學生能宣傳珍愛生命、保護環境、健康生活的理念,摒棄偽科學的思想;積極關注社會議題,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聯系現實中的生物問題,教導學生如何合理地承擔社會責任。
比如,在教學完有關“酸雨”的實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減少酸雨的生成?學生通過實驗和教材的學習,會了解到植被的減少、汽車尾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生可以通過堅持植樹、騎自行車出行的方式,來力所能及地保護環境。由此,教師借助實驗的拓展討論,可以將社會責任根植在學生的內心。
教師若想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多元化、全面化的生物實驗課程,需要結合現實生活,循序漸進地將“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滲透在實驗教學當中。實驗課堂絕不能沿襲“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定位,多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減輕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在探索生物實驗奧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燕.初中生物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1(12):59-60.
[2]張淑萍.轉變實驗教學方式 提升生物核心素養[J].中學生物學,2021,37(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