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摘 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情感態度發展的重要時期,有效地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歷史教學中,教師卻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出現兩極分化嚴重、厭學等現象。旨在說明如何從滿足學生基本需要的角度來達到關注學生情感,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情感關注;基本需要
中學階段,屬于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基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因此,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什么是情感?我們應該如何關注學生情感?《心理學大辭典》給出這樣的解釋:“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滿足的五種基本需要有:(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愛與歸屬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它實際包含了人們對情感滿足的需要,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只有當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滿足后(如適當的飲食,安全的課堂環境,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自我價值。而作為人文性較強的歷史學科,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關注學生。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滿足學生的“安全需要”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安全感為人們的第一心理需求,只有這種安全感才能帶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因此,在上課伊始,我通常會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說說最近的重大新聞,或剛剛發生的對學生有啟迪的事情,或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讓學生盡快安靜下來。當學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時,通常我會注視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輕輕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學生一般都能領會,并很快糾正他們的錯誤做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以安全感,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喬治敦大學研究顧問布朗(Bernard Brown)以及教授羅森巴姆(Lilian Rosenbaum)曾對4000名周歲兒童進行智能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的智力測驗成績會因情緒緊張而大大下降,并由此得出推斷:“如果兒童緊張程度能有效獲得改善,那么兒童的智商可提高5%~10%。”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注意減輕學生的壓力與緊張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利。
二、愛學生,滿足他們“愛與歸屬的需要”
在歷史教學中,我盡力做到包容每個學生。首先,在接班的開始,我用盡量少的時間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上課時,稱呼其名字,讓學生發現自己被尊重。其次,時時發現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看到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并因此喚起對教師的愛。我教過這樣一位小女孩,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她給我發了一條短信:“老師,您感冒好點了嗎?嗓子還痛嗎?看您今天帶病上課我們很心疼您,希望您能盡快好起來!”我當時很感動。后來有一次上課過程中我提問到了她,她回答得很好,我隨口說了一句:“回答得非常好,老師也很喜歡像你這樣懂事的孩子。”我當時并沒覺出什么,誰知下課后,這位學生跑到我身邊,激動地對我說:“老師,聽到您對我的評價我太高興了,謝謝老師!”后來這位學生的歷史學習非常努力,一直在提高,由班級的中游進入了上游,最后升入一所理想的學校。在每個家長眼中,孩子就是家里的“寶貝”,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因此,我們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好,或某方面不足,就對其全盤否定,要時時看到學生的閃光點。當然,愛學生并不等于縱容學生,不等于對學生無原則地愛。學生如果犯了錯誤,我們還是要嚴肅地給予批評指正。
三、選擇適合學生及內容的有效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我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認真鉆研課程標準,選擇適合的方法,教“有生命的歷史”。以“北伐戰爭”一課為例,首先,以導激疑、激趣,通過播放歌曲帶領學生走進那個時代,并通過問題引起學生對該段歷史的思考,從而導入課題。其次,在教學環節,以豐富的材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引導學生感知歷史,如本課中我運用了《探索·發現》中汀泗橋戰役的視頻,使學生從思想上形成共鳴,并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再次,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本課中我設計了填寫表格的方式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小組對問題“北伐戰爭把國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我們說國民革命到底勝利了還是失敗了”的探討,從而突破了重難點。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學習,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轉變只重知識的獲得為“知情并重”。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一位既熟知專業知識又懂得關注學生心理的合格教師。
參考文獻:
劉少虎.情感教學在中學歷史課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益陽師專學報,1994(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