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婷
摘 要:教學的過程本質上是學生與教師語言和知識的交流過程,所以一堂優質課要求師生雙方具備良好的交流能力。根據相關文獻結論得出,學生的良好數學交流能力主要取決于他們“聽說讀寫畫”的能力。經典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可視化理論和信息加工理論為“聽說讀寫畫”提供了理論上的優越性、有效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聽學讀寫畫”;數學交流;培養策略
本文探討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良好的教學策略,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畫”的能力,目的是使學生打牢基礎,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數學學習中“聽”能力的培養策略
“聽”的能力是指對口頭信息的接受與理解的能力。該能力也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基礎。
1.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教師要引導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針對性的思考,認識到要積極地認知、構建數學知識,做到理解數學概念的核心本質。
2.加強語言直觀和形象直觀的結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比如,當講解概念、定義或公式時,可以適當給予模型、圖片、實物、視頻動畫等的展示,尤其在講解新知識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情況,讓學生更易理解。
二、數學學習中“說”能力的培養策略
“說”是交流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加深鞏固理解的最直接的方式。
1.數學語言與通俗語言變換式教學。教師在講課時既要使用嚴謹的數學語言,同時也要注意通過通俗語言解釋其基本含義。通過兩種語言的交換,學生不僅能及時跟上教學進度,同時也能學習和適應嚴謹的數學語言,為培養“說”的能力打下基礎。
2.注重課堂的提問。課堂上的及時提問和追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說”的能力。在聽取教師的講解之后,學生獨立用數學語言將所學的知識表達出來,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通過鍛煉學生使用數學語言回答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初步形成自己“說”的能力。
3.鼓勵學生進行分析總結。在每節課末,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及其重難點以及易錯點。在習題課上,請學生用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說出問題的條件、結論、題目大意、解題思路等。這樣不僅能加深他們的理解,同時能極大地鍛煉他們“說”的能力。
三、數學學習中“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學好數學的基本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1.增加課堂閱讀環節。初中數學對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課堂上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然后安排5~10分鐘的時間自主閱讀。閱讀完后,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然后派學生代表講解自己閱讀與自主學習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閱讀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這種閱讀方式是具有深度和目的性的,將被動閱讀變成主動閱讀。
2.對易錯點和難點進行重點閱讀講解。教師引導學生畫出此類閱讀內容易錯點處的關鍵詞,在旁邊進行標注予以解釋。對難點內容帶領學生分解閱讀和轉化,讓學生反復揣摩這些內容的表達方式,學會用自己的語言闡述給大家聽。
四、數學學習中“寫”能力的培養策略
學生掌握“寫”的能力可以在考試中交出一份干凈整潔、書寫規范、邏輯清晰、有條有理的答卷,從而獲取好的成績。
1.教師以身作則,展示規范數學書寫過程。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書寫規范。關于數學概念、符號、例題解題過程等的數學是講究推導過程的一門學科,在教師書寫的過程中,學生在腦海中也在進行著同步思考、演練,這極大加強了學生在答題時數學語言的規范性及邏輯性。
2.及時發現學生書寫的普遍錯誤。首先,教師可在課堂上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答題過程。同時也可將某些學生易錯的書寫格式進行投影展示,讓學生意識到書寫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糾正。其次,通過布置數學書寫作業來強化學生數學書寫的能力。最后,教師必須認真批改每本習題,做好批注,甚至對于書寫完全不符合學生,要做到面批,與學生交流問題所在。對于存在的普通問題,教師收集起并在習題課上集中反饋。
五、數學學習中“畫”能力的培養策略
“畫”的能力指學生能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梳理,同時也指學生在解決復雜幾何問題時能夠進行圖形分解,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學生在學習大量新的數學定義和知識點時,除了需要在根本上進行理解,同時也需要在腦海中對它們進行清晰的分類歸納和全面總結。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去梳理、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的脈絡。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點,可以一目了然區別它們的差異。
本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可視化理論以及信息加工理論的基礎上,以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為指導,提出了對學生“聽說讀寫畫”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策略,同時探討了具體的實施策略,即如何對學生相關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意識和針對性的培養。該項能力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從被動轉為主動,并能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同時能很好地規范使用數學語言,并能使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圖形分解將復雜的幾何問題簡單化,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一鳴,馮啟磊,陳鵬舉,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數學學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卜煜婷,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