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炳 張瑾 劉梅 郭萍
摘 ?要: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問題涉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文章結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分析高校師德師風問題表現及成因,結合工作實際探討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具體實現路徑,為提升師德師風的建設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十項準則”;高校教師;師德師風;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2-0178-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ers' moral anomie has been exposed consta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en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Behavior of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re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ethics.
Keywords:"ten principles"; college and teachers; teachers' ethics; long-term mechanism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時代,對教師師德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高校教師的師德水平不僅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涉及到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2018年11月,教育部頒布并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1],明確了新時代高校教師的職業規范,針對師德主要問題劃出基本底線。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及任務舉措,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如何切實有效地落實準則,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已成為新時代高校教育發展首要的政治任務。
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表現
目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高校教師對自己角色定位的模糊,在教育人、發展人為根本目的的教育管理中忽視了對育人精神的塑造。一些教師上課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 未將德育的引領滲透到專業課的教育之中, 很少教學生做人的道理。第二,教師價值觀功利化,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淡化。部分高校教師僅僅將教育工作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而非一份事業,造成在思想上對教學工作不重視,在實際行動中不思進取、缺乏敬業精神,對教學工作投入精力少,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還有部分教師因為經濟壓力或者利益誘惑,長期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第二職業上,對教學工作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第三,在科研工作中,部分教師缺乏學術精神,缺少科研創新精神,功利心作祟,甚至出現剽竊、抄襲他人成果的現象。第四,極個別高校教師利用教師職務之便,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嚴重違背師德,雖為數不多,但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
二、師德師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市場經濟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想逐漸侵蝕著少數教師的價值觀,使其出現道德行為失范問題。極個別教師將教師這份職業作為謀取私利的一個手段,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高于對職業理想的追求,更多地專注于外在的欲望而忽略了教育內在的價值認同[2]。
(二)職業操守的認知問題
目前的高校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更多注重對教學和科研的考核,廣大教師承受了較大的教學科研考核壓力以及職稱晉升壓力,往往將更多的時間精力用于教學科研能力提升上,忽視了德育素養的提高,造成高校出現教師重教學科研而輕師德現象。
(三)違規成本低、懲處不嚴
高校現有的師德違規懲處力度不夠,違規成本低。多數高校的師德違規懲處實施辦法過于籠統不夠具體,可操作性不強。有的學校甚至尚未建立師德違規懲處制度,部分學校缺乏處理違反師德問題的專門機構,少數學校還因為擔心師德違規行為會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因而對本校教師的師德違規行為遮遮掩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高校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現路徑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通過構建有效的制度體系,形成長效機制,才能保障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期有效開展,并不斷取得實效。依據《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結合當前高等教育的實際特點,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建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詳見圖1。
(一)著力學習宣傳“十項準則”
一是高度重視學習宣傳貫徹。高校要按照教育部部署,認真學習“十項準則”,把落實“十項準則”作為師德師風建設首要任務抓緊抓好。組織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主要部門負責同志和各二級單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十項準則”重要內容和教育部領導在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視頻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讓“十項準則”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二是營造貫徹落實濃厚氛圍。高校黨委要全面部署學習貫徹“十項準則”的相關工作,向校內各級黨組織提出工作要求,明確工作任務和責任。各二級單位黨組織結合師德師風建設,把《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作為學習重點,列入教職工例行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各教職工黨支部聯系實際開展專題研討。通過校報、校園網、新媒體等平臺對“十項準則”進行宣傳解讀,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項準則”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是注重學習宣傳的實際效果。高校需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師德專題培訓,如選派教師參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辦的師德專題網上培訓班。另外,需要對師德建設進行情況抽樣調查,調查反映基層單位組織落實教職工學習“十項準則”“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以及學校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學習宣講效果,調查反映各教師黨支部、系等例行安排的專門學習情況。讓教師深入理解“十項準則”頒布的重要意義,明確教師職業行為的底線。
(二)持續完善制度保障建設
一是建強黨委教師工作部。高校需建強黨委教師工作部,明確主要職責六大任務:一是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及時了解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業務工作及生活狀態。二是統籌規劃師德建設工作,制定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規定。三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黨員教師延伸,協助有關部門和基層單位加強教師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四是大力挖掘優秀教師典型,宣傳先進事跡,營造尊師重教良好風尚,參與做好“師德先進”“師德標兵”等師德楷模推選活動,組織好每年的教師節宣傳慶祝活動。五是研究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創新針對教師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形式和方法。六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負責教師入口、考核與晉升環節的德育評價。
二是出臺師德建設系列文件。各高校需制定符合本校的《××大學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大學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大學關于加強師德師風考核的規定》《××大學教職工行政紀律處分暫行規定》《××大學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等師德建設系列文件或相關文件中涉及師德方面的內容,確保師德建設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三是健全師德工作機制。成立師德建設委員會,設立師德建設委員會秘書處,負責學校師德建設的日常工作。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院系具體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師德師風建設體制機制,建立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工作機制。在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制度、有計劃、有措施、有活動,建立健全了常態有效、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機制。各學院(部)相應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單位所有教職員工師德建設的宣傳、教育、監督、管理和考核工作。通過校、院、系的層層工作推進落實,將師德師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內化為教師的自我約束,將師德師風建設的優秀典型內化為教師的奮斗目標,努力建設一支牢固堅持“四個相統一”的師資隊伍。
四是嚴把教師入口關。高校在師資招聘、人才引進時,要進行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身心素質、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全面考核,并經用人單位黨政聯席會討論通過、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上報學校審核,對于政治表現不合格者,一律不予錄用。在新進教師崗前培訓中,要開設師德教育專題,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要親自為新進教師上師德師風第一課。積極探索實行新入職教師談話制度,在新進教師入職手續辦結后,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及時安排與每位教師談話,對新入職教師的思想政治、品德學風進行綜合考察和把關,引導新進教師不斷完善自我修養,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要求履職。
五是加強教師師德考核。為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引導教師立德樹人,為人師表,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和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效性,全面實施教師師德考核基層黨組織兩級負責制,即教師師德考核由所在系黨支部書記負責評議,所在學院黨委負責審核。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績效分配、職務評審、崗位聘用和獎懲的重要內容,重點考核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學態度、育人效果等。將師德失范行為納入行政紀律處分范圍,落實師德評價第一標準到教師工作的各個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凡弄虛作假、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等違反學術道德行為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者永久取消其申報資格。
(三)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一是完善表彰獎勵制度。學校將師德的表彰獎勵納入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獎勵范圍。定期評選“師德先進個人”,舉辦慶祝教師節系列活動(教師節前,校領導看望慰問教師代表,舉行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教師代表座談會、離退休教師座談會等,各學院也開展系列活動),在教師節慶祝大會暨表彰大會上,隆重表彰師德先進個人和在教學、科研、學科學位建設及管理等方面獲得獎勵的集體,并在個人績效工資里給予體現。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切實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通過表揚、頒發證書、授予榮譽稱號等正面激勵作用,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師德水平。每年度舉行退休教職工榮休儀式,倡導尊師重教的校園文化。
二是堅決查處違規行為。完善師德投訴舉報平臺,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復。對發生準則中禁行行為的,一查到底,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嚴格執行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建立問責機制,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采取各種形式,定期檢查教師是否存在違反《意見》提出的“紅七條”情況。對違反“紅七條”的情況,一經發現,紀委、監察處、教師工作部、人事部、校學術委員會等部門根據相關規定,依紀依規依法,視情節輕重,分別做出處理。涉及違法犯罪者,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違反學術道德行為的,先由學術道德委員會依據自身職責對其進行認定,并在全校范圍內進行通報,起到警示教育效果。
三是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若本校教師因師德禁行行為受到處分,則要將處分決定作為師德教育的警示教材,通報到每一個支部、每一位教師。受處分教師所在學院黨委在學校做出處理決定后,要及時召開院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出席人員包括院領導班子成員、系主任、支部書記等),通報學校處分決定;同時,學院各黨支部專門召開教職工會議通報學校處分決定,開展警示教育做到學院教職工全覆蓋,確保師德責任明確落實。要通過持續建設,逐步形成遵守師德規范、踐行學術道德的良好風尚,讓爭做“四有”好老師成為廣大教師的廣泛追求。
(四)充分發揮黨支部政治功能
一是推進課程思政項目。要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政治功能,把教師黨支部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和課程教學有機整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謀劃制定《教師黨支部建設之課程思政方案》,明確任務,確定時間表和路線圖,構建學校黨委、學院黨委、教師黨支部、黨員教師四級聯動機制。努力實現組織育人和課程育人有機結合,“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3],協同推進。學校要重點資助“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示范課程,全部實行 “雙負責人”制,即黨支部書記是項目負責人,黨員教師是課程負責人,實現“一支部一項目”。
二是培養教師“雙帶頭人”。注重從黨員學科帶頭人、黨員教師、科研和管理骨干及優秀學生黨員中選任黨支部書記。對不符合“雙帶頭人”標準的黨支部書記及時調整。注重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把經常性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結合起來,實現黨務和業務同向發力、聯動提升[4]。舉辦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遴選優秀黨支部書記參加上級部門調學調訓。舉辦相關專題業務培訓,開展黨支部書記學習交流研討和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實踐教學。
三是完善激勵保障措施。完善黨支部書記履職盡責激勵保障措施,積極發揮教師黨支部書記在師德師風、職稱評定、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治把關作用。堅持正向激勵,對教工黨支部書記和支委給予工作績效獎勵,進一步調動支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把師德師風建設同教學、科研、管理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長效機制,真正做到讓全體教師把立德樹人作為行動自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EB/OL].(2018-11-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
[2]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等.高校師德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調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EB/OL].(2019-4-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25/201904/t20190416_378269.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EB/OL].(2018-5-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