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鴻 陳金國
摘要:為解決中職課堂長期以來存在的消極、低效、乏味的問題,近年來,揚州市整體推進了中職學校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立足揚州市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文章圍繞路徑、價值與成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路徑;價值分析;實施成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06C-0012-05
課堂教學消極、低效、乏味,是一些職業學校存在的一大頑癥,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形象。近年來,教育部連續出臺相關文件,要求職業學校適應生源多樣化特點,推進“課堂革命”,為職業學校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為探索具有區域職業教育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解決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不高、課堂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改革促進機制不健全等重大問題,2013年以來,揚州市以職業教育相關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為契機,協同科研院所與市域中等職業學校開展了活力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已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就揚州市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價值與成效做如下分析。
一、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一)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
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就是堅持以課堂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導向,開展理論研究,加強實踐驗證,促進理論完善。這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要求,也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征。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在中職課堂教學改革上,就必須回答為何而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得如何等一系列問題。為了解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現狀,剖析課堂低效根源,以開展揚州市職業學校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組對揚州市14所中職學校相關教師以及所有年級學生代表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對職業學校部分師生進行了現場訪談。參與教師問卷調查和現場訪談的教師人數300人,參與學生問卷調查與現場訪談的學生有9000人。分析調查結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教師方面,教學目標設計不準確、依據不明確、可測性不強。教學方法單一,以講為主。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足,不善于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不注意訓練學生的低階思維與高階思維能力。二是學生方面,主體性缺失,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課堂學習盲目、消極、被動。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較弱,能動性不強,難以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自主自覺學習主動性不足。三是課程資源方面,教師不善于多方面整合教學資源,缺少專業內跨學科及生活化的資源開發應用。四是教學環境方面,缺乏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缺乏學習共同體,不能針對生源多樣化特點開展差異化教學,存在學校信息化條件不足的現象。以上問題導致了中職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缺乏生機與活力,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要改變教師中心和學科中心的傳統教學理念,確立學生中心和行動導向的現代教學理念,以激發中職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性、創造性和反思性為目標,營造科學、民主、創新的課堂環境,重構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的課堂教學內容,有機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一定的學習活動為載體,使課堂按多向交互、多元生成的邏輯方式展開,實現深度學習,使師生本性得以充分表現,以此形成中職活力課堂教學范型;通過“激發課堂教學六大要素活力” “三少三多、三變三學”“三段六步”結構程序等教學策略建構中職活力課堂;運用活力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開展教學評價[1]。
為檢驗活力課堂理論研究成果,必須選擇有代表性的課程進行實踐探索,其目的是檢驗新的教學范型、結構程序、教學策略以及評價體系能不能正常運行、正常運行的條件和該條件允許的范圍。從課堂教學基本要素來看,供選擇實踐探索的課程應滿足以下要求:一是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滯后,二是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習慣不佳,三是課程抽象、教材陳舊,四是教學環境不良。數學課程、工科制圖課程是中職教學中的“老大難”,具有顯著的代表性,在這兩類課程中試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對于示范輻射、提振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成為我們的不二選擇。課題組發揮市職業教育相關課程教科研中心組的作用,在各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先行先試,通過專家引領、集體研究、上課演練、總結提升,不斷改進,課堂得到了極大改善,課堂活力明顯提升,受到了師生們的普遍歡迎。在此基礎上,根據實踐探索中發現的活力課堂理論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修正完善。
(二)行政推動與教研引領相結合
隨著中職活力課堂理論的不斷完善和在相關課程的成功實踐,在全市中職學校推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條件日趨成熟。市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頂層設計并在全市中職學校推進,同時市教科研機構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活動,給予一線教師理念、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導。2016年,市職教教研室印發了《關于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的通知》,拉開了在全市職業學校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序幕。2017年,市教育局以印發領導講話紀要的方式,號召全市職業學校掀起一場以推進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為目標的“課堂革命”。2018年,市教育局專門印發了《關于在全市職業學校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通知》,明確了活力課堂的內涵、特征、結構程序,以及推進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徑圖。2020年,市教育局印發了《關于加強揚州市中職學校新時代教學質量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再次強調大力推進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推廣活力課堂的典型經驗和研究成果,發揮專業指導與典型引領作用,持續推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創新,要求3年內開發100節活力課堂示范課。自2020年起,市教育局將各職業學校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在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推動下,各職業學校緊緊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促進教師認同。各學校組織教師圍繞“為什么要推進活力課堂”“職業學校活力課堂愿景、內涵、特征、結構是什么”“活力課堂實施策略與評價標準是什么”等開展學習和討論,促進教師理解、認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把握方法論。二是制定教學規范。各學校對照“三段六步”模式,細化活力課堂教案、導學案格式,對照活力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制定活力課堂實施性教學評價方案,明確了活力課堂教學實施規范要求。三是形成推動機制。各學校成立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務處牽頭組織實施、系部常態檢查、督導部門動態抽查,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破,逐漸推進,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先公共基礎課程,后專業技能課程,先骨干教師,后全體教師,形成了“課程輻射、小步快走”和“示范引路、同伴互助”的以點促面的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機制,確保活力課堂教學改革能夠“分好段”“走穩步”。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各學校按照活力課堂的相關要求修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優秀教研組及備課組評先辦法等,每學年組織校內活力課堂優秀課評選,充分激發教師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改革成效。
為引領教師順利開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揚州市立足市域中職學校課堂教學實際,依托超星教學平臺,搭建市中職活力課堂協同實踐平臺,設置共享空間、研討交流、活力課堂資源等三個欄目,各個欄目分設若干窗口,實現市域管理、校際交流、組內共建。14個市中心教研組協同開發、研學推介、經驗分享。市職教教研機構以活力課堂協同實踐平臺為紐帶,構建了市、組、校三級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網絡,以專業或學科為依托,分別在市職教教科研中心組和學校不同層面開展公開課、論文評比、經驗交流、專題講座等活力課堂專題教研活動。幾年來,市各中心組已累計組織了200多次教研活動,開設活力課堂公開課400多節,參加活動的教師逾3000人次,各學校開展的校內活力課堂公開課累計2000多節,有力促進了學校之間、任課教師之間的研討交流,對推動揚州市活力課堂教學改革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019年以來,市職教教研機構每年都要面向全市職業學校教師征集活力課堂優秀教學設計案例,供全市職業學校教師學習借鑒。為加強研討交流和示范引領,2017至2019年,市職教教研機構每年都要舉辦一次面向全市職業學校教師的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暨活力課堂教學展示觀摩活動,受到參加活動的專家與教師的一致好評。
(三)大賽應用與改革實踐相結合
近年來,各級教學能力比賽引起了職業學校教師的廣泛關注,吸引了許多中青年教師參加。揚州市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在推動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準確把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堅持以改促賽、以賽促改,推進賽教融合。一方面,教師在備賽中,積極運用活力課堂模式開展教學設計和實施,教師在這樣的備賽過程中深刻領會活力課堂的內涵,形成了對活力課堂的價值認同。另一方面,每年開展面向全市職業學校的國家、省教學能力大賽優秀獲獎教師巡講活動。各中心組以及各學校組織大賽獲獎教師開設專題講座,說獲獎感言,講設計之道,安排獲獎教師開設活力課堂教學示范課,組織教師觀摩和研討,發揮教學大賽的示范輻射作用,充分激發教師投入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價值分析
(一)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可以推動“三教”改革的有力實施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職業教育要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活力課堂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主、自由、自覺地學習,正是對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材料、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的革命性變革。其中,教師基于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新思想的重塑、教材基于教學資源生活化的重組、教法基于教學策略多樣化的重構是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因此,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成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有力行動[2]。
(二)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可以釋放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佐藤學說:“今后的教學,應當從大一統傳授型方式中蛻變出來,以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為軸心,向著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方式轉變。”活力課堂遵循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藩籬,關注個體的個性化學習,通過創設民主的、協作的、差異化的、信息化的、情境化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反思學習。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都能敞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能得到關注、都能與學習共同體成員進行互學互助,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經驗的境脈上進行新知識的意義建構[3]。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呈現出主動性、自發性、超越性、自由性,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其久而未見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得到了釋放。
(三)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可以激發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柏格森在談到關于創新的問題時曾指出:“對新的對象必須創出全新的概念。”活力課堂不同于以往教師講授讓學生集中聽講、一起思考問題,教師牢牢掌控課堂活動的方向,而是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教師必須先自主研究學生學情,然后確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學習,積極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讓學習活動更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讓學生的表達更充分,讓教學生成更多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激發。教師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師的生命價值得到了極大體現。
(四)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可以催生課堂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理查德·薩奇曼認為,當我們向學生呈現一個令人疑惑的事件作為開端時,個體會產生本能的探究動機。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內在的探究渴望教授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活力課堂通過情境導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學生通過做中學、實施任務、完成項目等活動載體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學生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搭建腳手架,適時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討論,相互傾聽學生發言時所表達出的心情、見解、發現和智慧,學生們在相互啟發和自我反思中逐步完善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對新知的深刻理解[4]。這樣的課堂在學生對新知的意義建構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學生的行動、情緒和智慧的發生,因此是生動又有效的。
(五)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可以改變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觀與評價觀
課堂教學質量觀是教師從事教學的價值取向和指導思想,決定著課堂教學目標,影響著課堂教學樣態,指導著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活力課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主要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參與廣度是多數學生參與而不是少數學生參與;參與深度要包括行為參與、認知參與、情感參與。活力課堂關注課堂的生動性和有效性,首先要有效果,解決了提出的問題,達成了教學目標;其次要有效率,以較少的投入取得了較大的收獲;最后要有效能,促進了學生發展,激發起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活力課堂的質量主要看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課堂活動的生動度,教學效果的有效度,最終看全體學生素質的提高度,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度。基于活力課堂的教學評價主要是“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評價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行為狀態、情緒狀態、交往狀態、生成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考量要點,來評價某一節課教學質量的高低[5]。
三、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成效
(一)實施成效
項目實施以來,揚州市職業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促進了學校與教師觀念的轉變。全市所有職業學校從以前更為重視骨干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到現在普遍關注課堂教學改革。教師從過去一味抱怨學生,到現在有意識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改變教學理念與方法,投身課堂教學改革。二是促進了課堂教學樣態與學生學業質量的提升。主要表現在課堂師生關系更融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更強,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進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協作對話更加豐富有效。揚州市職業學校考生參加省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逐年提高,參加對口單招高考升學的人數不斷攀升。三是促進了一批優秀教師的成長。參加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批教師由于更新了教學觀念,掌握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國家、省級教學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6以來,揚州市已連續4年在全省職業學校教學大賽中位列第一。此外,許多教師已成長為省、市級骨干教師。四是促進了學校教研內容和方式的變革。隨著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學校教研活動主題更加突出,通常圍繞某個具體教學任務開展活力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有些學校還開展了起始課、新授課、復習課等不同類型活力課堂范式的研究。
(二)未來期許
雖然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推進的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諸如,家長和企業缺乏理解信任,傳統教學慣性一時難以改變,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等。為使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持久地推進下去,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開發活力源。通過課堂對家長和企業開放,促進家長和企業人員對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了解與支持,推進家長和企業人員參與教學活動,持續激發課堂教學活力。二是激發內驅力。活力課堂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師,要進一步完善學校激勵機制,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活力課堂校本研究機制,使教師在投身活力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增強獲得感,不斷增強教學改革的內驅力。三是堅持實踐性。堅持市域內職業學校“課、展、賽、診、改”系統化實踐全覆蓋,實現活力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公開展示、教學大賽、教學診斷與改進等方面的全方位、一體化應用,進一步改變課堂面貌,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金國.中職數學活力課堂的基本特征與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1).
[2]毛艷麗,吳洪艷,王瑞.“任務書式”活頁實訓課程及教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以中職物流倉儲與配送技能實訓為例[J].職教論壇,2019(10).
[3]陳幼兒.構建數學“生命課堂”提升教學品質[J].教育藝術,2013(3) .
[4]徐春斌.子欲立而立人[N].中國教育報,2019-05-06.
[5]冷麗娟.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學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的探索與應用[J].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14(9).
責任編輯: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