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摘要】高中生的活動場所有限,而寄宿制學校的高中生生活更是“三點一線”。教師利用好學生身邊的學校圖書館,可以為學生創造便利條件。筆者就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開展閱讀及綜合實踐活動談談以下看法:結合學校現狀,利用好社團資源;利用圖書館,在校園內外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圖書館搜集資料,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
【關鍵詞】圖書館資源;綜合實踐活動;閱讀活動
“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使其成為推動全民閱讀的一個主要陣地。”文科類課程擔負著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重任,而學校圖書館又是一種方便學生而有價值的課程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圖書館閱讀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內容。其中,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社會實踐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高中生的活動場所主要是三方面: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寄宿制學校的高中生生活更是“三點一線”,很少有時間與社會接觸。學生身邊的學校圖書館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便利場所,筆者就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開展閱讀及綜合實踐活動談談以下看法:
一、結合學校現狀,充分有效利用社團資源
(一)讓廣播員參與到閱讀資源的宣傳與傳播中來
我校的廣播站是一個由學校團委直接領導,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制作播報節目的社團組織。它是學校進行文化、思想教育、宣傳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學生展示個性與才能、豐富課余生活的一個獨特舞臺。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開闊眼界,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同時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校園廣播節目,離不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利用好閱覽室的報刊和書籍,可以為廣播員提供便利的資料。學生們在收聽廣播的時候,也促進了閱讀資源的吸收。只要充分利用好這個人人都會接觸到的小小平臺,那么,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都可以在小小的廣播站得到發展。
1.配合廣播站的選稿
“校園廣播可以從大量的信息中篩選出一些有用的信息進行廣播,內容的選擇主要針對學生群體,能夠充分把握學校的主旋律,主導正確的輿論方向和價值方向,可以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宣傳教育作用。”廣播員要播報節目,首先要做好選好播報的選材工作。我校廣播站的欄目,除了音樂類節目,其它類型節目都可以利用好圖書館書籍,尤其是閱覽室的期刊雜志,來配合廣播員資料的收集和素材的選擇工作。
我校的廣播站設置了以下幾個欄目:新聞播報、美文欣賞、心靈港灣、生活小百科、幽默與口才、每日ABC、音樂頻道等。
(1)新聞播報:播報每周內的要聞和大事件,分為國內外時政要聞、新聞評論和校園新聞三部分。例如,以國家級刊物《人民日報》為例,作為黨和政府的發表言論的宣傳機構,客觀地報道國內外大事,尤其是對新聞事件的評論,其思想的公正客觀和語言的千錘百煉,是網絡新聞所無法比擬的。在挑選新聞評論時,《光明時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這些報刊都可作為新聞素材來進行選擇。
(2)美文欣賞:每天一篇美文。例如,《讀者》《意林》《散文》中那些語言和意境極其優美,情感和思想極其打動人心,能給讀者帶來極大美的享受和心理滿足。
(3)心靈港灣:《意林》《演講與口才》《時代青年》《黃金時代》這些期刊中講述名人的生活瑣事和成長經歷。這些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素材,尤其是議論文寫作。
(4)生活小百科:介紹生活中常識和小妙招。例如,《世界知識》《百科知識》《飲食與健康《家庭醫藥》這些刊物,既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又可以獨立應對生活中的小問題。
(5)幽默與口才:播出一些有趣的笑話、幽默故事和講話得體的實例。例如《幽默大師》《做人與處世》,既可以給單調校園生活一些調劑,又能給學生以啟發、思索、靈感的觸動性。
2.把廣播站播報過的資源整理成冊后館藏并提供借閱
廣播站可以利用圖書館書刊資源找到播報所需的內容,把每一份出自圖書館的資源進行復印和整理,每個月制成一本“廣播站播報信息冊”。每一份出自圖書館的資料,要注明文章的來源,包括出自什么書(報)、年份、用于什么欄目。最后,把這些“信息冊”作為館藏資源保存好。與此同時,每個月的“信息冊”都放在閱覽室供學生閱讀,并提供外借復印服務。每一份信息播出后便整理成冊,不僅讓廣播員可以回看曾經的播報內容,便于反思改進,而且也為學生們查閱廣播內容提供便利。
(二)做好“圖書管理志愿者”的選拔、管理與評價工作
建立學生管理員隊伍,可以提高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意識與技能,提高其團隊協作和動手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圖書館工作人員不足的矛盾,是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學校可以利用團委發動組織學生的優勢,讓學生會參與到閱覽室放學后的開放與管理中來,讓學生管理志愿者的組織、管理更加有序高效。我校每年新生入學,學生會都會進行納新和選人。
學生會下屬的學習部,是一個專門負責學習的部門。圖書館可每年一次由學習部來招募圖書館管理志愿者,招募形式與學生會成員的選拔一致。主要先采取個人申請,然后參加學習部的招聘面試。面試成立選拔小組,主要由團委的負責教師主抓、學生會學習部干部主持,邀請圖書館工作人員參加,通過面試初步篩選管理員對象。面試主要包括:學生是否有閱讀興趣、個人語言表達能力和耐心。通過面試后,確定40名左右,每班2-3人。在招募完成后,根據學生參與招聘的興趣和任職表現適時進行調整,以保證學生志愿者隊伍的相對穩定。尤其要做好以老帶新,保證管理志愿者的交接,讓志愿者服務一級一級往下傳。要想圖書管理志愿者能夠長久地傳遞下去,就必須對他們做出評價和給予激勵。評價機制需要制定好一套評價標準,主要包括:(1)圖書管理志愿者的工作職責;(2)工作表現與態度;(3)個人的圖書借閱量;(4)學生填寫的調查問卷;(5)圖書館館員和團委教師的年度評語。激勵機制的實施:每當一個學期結束,圖書館根據圖書管理志愿者一個學期內的工作表現,把圖書管理志愿者的名單交給團委負責學生評價工作的教師,進行志愿者的表彰。表彰應注意以下原則:(1)表彰范圍廣。所有堅持完成本學期任職的學生均可受到表彰;(2)表彰的形式多樣化。不僅要有學校蓋章的獎狀或證書,還要在新學期的學生表彰大會上進行當眾頒發;對圖書管理志愿者中的優秀突出者,在校園范圍內(校內宣傳欄或圖書館宣傳櫥窗)進行宣傳介紹;(3)表彰的不同層次:根據圖書志愿者的數量,先在管理員隊伍中進行圖書館內的宣傳表彰,然后進一步選出一半的優秀者上報到團委進行校內表彰,最后從團委的表彰者中推選到校級以上的學生評優活動中去。